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大巫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鬼哭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鬼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伤者还在源源不断地被送回,医师们一筹莫展。

带来的药草和酒水早已耗尽,连用以包扎止血的麻布都所剩无几。

营地内充斥着悲惨的、难忍的痛呼声,间杂有胥徒们因恐惧和不忍的低泣,高悬的太阳正在缓缓向西移动,绝望的情绪也慢慢滋生增长。

营地外的战场上更是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医师们只能取来染了血色的水源,过滤、煮沸后继续使用,救治伤者。

他们手中所剩的,仅有几枚长针和砭石,长针用以为伤者缓解疼痛,砭石可破开肿胀的伤处,排出瘀血。

巫祝们则开始以言语安抚伤者,葞自觉好了许多,也拿起针具开始为其他伤者治疗,并拍着自己的伤处,鼓励伤者咬牙坚持。

日昃,一片错杂的马嘶牛鸣逐渐接近,将陷于困境的众人惊起。

女史前来通报,“医师,王后到了。”

众人忙外出迎接,邑姜穿着便于行动的窄袖衣衫,指挥女史、女祝还有胥徒、奚人们将补给搬运下车。

巫医问道:“王后为何亲自前来?”

确实会有提供补给的援军赶来,可谁也没说过会是王后亲自带领啊。

“六师离开丰镐,猃狁等族于西窥伺,我不想抽调过多守卫,因此带领女史、女祝前来。战事如何了?”

“商军已向朝歌败退,我军于后追击。”

邑姜点头,见营地内还有许多伤者未及处理,“我也来帮忙。”

她用布巾包起头发,取出短剑,利落地为伤者剜出嵌入小腿的铜簇,随后仔细包扎起来。

医师们这才想起,一贯温言细语、温柔端庄的王后原来也出生于殷都。

鲜血、残肢、白骨,都是她从小便看惯的,在她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她曾随父亲吕尚离开殷都,奔徙千余里前往丰镐,从来都不是什么弱女子。

“阿岘!快来——”巫祝们在外焦急地呼喊。

白岘听得心中一跳,回头见一匹被染成血色的马儿驮着一人,正一瘸一拐地走来,每一步都在身后滴落下一串血点。

巫祝们将马背上的人抱下来,马儿似乎已经力尽,悲鸣了几声,跪趴在地,不再动弹。

“……是莘妫姐姐!”白岘跑上前,见她右肩上的皮甲已经断裂,鲜血正不断地自肩窝下的伤口涌出。

邑姜也跑了出来,捧起她的脸,唤道:“莘妫!”

“好吵啊……”莘妫脸上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懒洋洋地掀起眼皮,失焦的眼睛迷迷糊糊地看到了眼前的人,小声嘀咕,“邑姜……姐姐……你怎会在这里?我一定是在做梦……”

呓语一般地说完,她又昏迷了过去。

白岘紧紧按压着伤处,可温热的血很快浸透了他手掌下的布料。

“不行。”白岘向身旁的医师道,“藘茹……还有藘茹吗?取一些烧成灰。”

葞见他手指都按得发白了,“阿岘,我来按。你去施针。”

“好。”白岘抬手抹了一下额角的汗水,将药草的灰烬洒在伤口上,可转瞬之间又被涌出的鲜血浸透。

他急得眼眶都红了,“不行,还是不行。止不住血的话,根本没办法……”

“阿岘,别急。”巫祝们从外面进来,“王上他们回来了,大巫也回来了。”

“姐姐!”白岘不敢松手,回身唤道,“姐姐,快到这边——!”

“医师,取火来。”白岄快步赶到,擦净手,从莘妫身上摘下一枚用以镇痛的长针,在火焰上一燎,然后徒手拧弯了针尖和针尾,语气丝毫不见慌乱,“阿岘,取丝线。葞,松手。”

“岄姐,可是——”

白岄瞥了他一眼,神情严肃。

葞听话地松开了手,白岄穿针过线,一手重重按着伤处,片刻后快速取走已被鲜血完全浸透的料子。

瞬间,温热的血带着少许已经凝结的血块,从伤口深处,如同泉水一般涌出。

白岄迅速将针尖落在了血液最先涌出来的地方,随后引过丝线,在指尖绕了几圈,利落地打了结。

随后回来的宗亲和将领们见到这一幕,都被惊得愣在了原地。

女巫正在用一根拧弯的细针,如同缝纫衣物一般,将破碎的血肉和脉管缝合起来。

如同填埋河流一样扎起脉管,于是血流真的止住了,用滤过的酒液冲洗掉残留的黑色血块,然后一层层关闭深可见骨的伤口,最后连缀分肉、合起皮肤。

缝合好伤口后,白岄接过白岘拿来的藘茹,直接在口中嚼碎,敷在伤口上,最后包扎严实。

白岄起身,“阿岘,去煮汤药,用绵耆、山蕲、术、芍药、蘦草。”

众人皆愣怔地看着她,她青白色的衣衫染了血,双手正向下滴落着血迹。

白氏号为巫箴,善于磨制针具、用针为人治病——他们第一次如此具象地认识到这件事。

针……最早做出来确实是用来缝制皮毛的没错……兽皮是皮,人的皮肤当然也是皮。

可这……不得不说是来自殷都的女巫啊,竟然能像缝制衣物一样将人的肢体给缝起来。

她的动作流畅、娴熟,没有一丝犹豫,想必曾在人的身上实践过无数次。

所以殷都的主祭们到底每天在做什么啊……真是让人越想越怕。

商军溃败,将领方来放弃朝歌城,带领残余部下向北逃窜,大军返回牧邑驻扎。

临时搭建起来的竹障与帷幕遮住了夜风,重重帷幕的深处,焚烧着镇静安神的香药。

“喝药吧。”白岄将莘妫扶起来一些,温热的汤药黑沉沉的,递到她唇边。

“好疼啊……没力气……”莘妫已醒了,无精打采,语气软得像是缥缈的烟气,拽着白岄的衣襟,絮絮道,“我不想喝……巫箴姐姐,我好累、好困,你就让我睡吧……”

莘妫叹口气,“别管我了,外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你去救呢。”

“别胡思乱想。”白岄摸了摸她的额头,烧得滚烫,“你会好起来的。”

“别哄我了,我见过很多,受了这么重的伤的人,就算当场没有死去,也熬不过一旬的。”莘妫晃晃悠悠地抬起手,攀上她冰凉的面具,“白岄……姐姐,现在,能让我看看你的脸吗……?”

白岄摘下了面具,莘妫的指尖落在她的面颊上,与额上滚烫的热度不同,那指尖冷得像冰,没有一丝热气。

莘妫微微睁大了眼,笑道:“真好看,就像我们有莘国的女孩子一样好看,为什么要戴着那么可怕的面具呢?不过你太瘦了些,这样不好,看起来还没我大呢。”

白岄摩挲着铜铸的面具,“这是夔龙,是商人的神明,会在天上降下雨露,赐予地上的人们生命,并不是可怕的凶兽。”

“那死去的人呢?”

白岄轻声道:“饕餮会带着地上的人们再回到天上。”

莘妫的目光空茫地落在某处,不知在想什么,良久才道:“……那今天,祂一定很忙吧。”

帷幕外人影幢幢,武王和邑姜揭开帷幕走了进来。

白岄起身,“仍未找到商王行迹么?”

武王道:“商王并未随大军北上,而是返回朝歌。巫箴,胶鬲来访,有要事告知。”

邑姜摸了摸莘妫的额头,烫得灼手,一点汗也不出,不由轻声埋怨,“当初就不该放你离开丰镐……王上为何要让莘妫出战?”

莘妫闻言睁开眼,苍白的脸上露出笑意,“太公和王上都出战了,我怎能落下呢?我可是来自有莘国的女将军,自然要带领部下一起冲阵。”

“你还笑得出来?”邑姜握住她湿冷的手,紧蹙眉头,“现在这样,你就开心了?”

莘妫扁了扁嘴,终于不笑了,轻轻搭着她的手,“……可是啊,邑姜姐姐,你听到了吗?”

帷幕之外,有风萧萧,尸横遍野,神鬼夜哭。

“外面都是哭声。”莘妫疲惫地闭上眼,喃喃道,“……这就是战事。”

人们正以恸哭和悲歌送别阵亡的同伴,而史官们会在他们的简册上简单地记下,此战大捷。

“我从小随父兄长于兵戎之中,参与过许多战事,一旦两军争锋,便有流血、阵亡,终有一日,也会轮到我的。”

她见过的,最小的兵卒才十三四岁,执着并不符合他身高的铜戈,大约是临时拿起了哪位死者的兵器吧?

他流尽了血,死在荒凉平旷的战场上,他们的部族全都覆灭了,没有人可以带他回家。

这就是战事,烙刻在将死之人的眼眸中,不存在于史官们的笔下。

“我一点都不害怕。”莘妫挣扎着想要坐起身,却无法做到,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还有些……舍不得你们。”

武王缓步到她身旁,摩挲着她的脸颊,轻声道:“莘妫,明日要进入朝歌,我们不能留在这里陪你了。”

“嗯,你们去吧,我不会哭的。”莘妫握住他的手,眨了眨眼,“我太累了,想先睡一会儿。王上快带着巫箴姐姐走吧,她不许我合眼,还要让我喝很苦的药,很是讨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