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七零空间养娃改嫁前世恋人 > 第2章 穿越福利,金手指?

第2章 穿越福利,金手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样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在利益面前,人心往往经不起考验。

若真如苏晚所料,张建业那场所谓的“意外”,恐怕另有隐情。

毕竟,当金钱与欲望交织时,连最亲密的人都可能变成索命的恶鬼。

正恍惚间,院外突然传来“吱呀”一声门响。

紧接着,一串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踩得积雪“咯吱咯吱”作响。

“娘,你好些了吗?”

脆生生的童音在门口响起,像冬日里突然照进的一缕暖阳。

苏晚还未及回应,一个瘦小的身影便“噔噔噔”地冲到炕前。

正是原主的大儿子,张保国。

五岁的孩子,个头还不及炕沿高,却踮着脚拼命往里探。

那张小脸冻得通红,睫毛上还挂着未化的雪粒,唯独那双眼睛亮得惊人,盛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忧色。

穷人的孩子啊!

苏晚心头蓦地一酸。

父亲新丧,母亲病重,这个本该在爹娘怀里撒娇的年纪,却已经学着给弟弟妹妹掖被角、热糊糊了。

方才跑得急,他右脚的草鞋带子都松了,却浑然不觉,只顾着用冰凉的小手去摸她的额头。

“大娃……”她下意识握住那只冻得发僵的小手,喉头突然哽住。

“……娘已经好多了。”苏晚轻声说道,指尖触到孩子发梢时微微一顿。

大娃仰起的小脸上还沾着雪水,睫毛湿漉漉地颤着,却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亮了起来。

苏晚那颗悬了许久的心终于悄悄落下。

还好,三个孩子在张家没出什么事。

不知是这具身体残存的记忆,还是眼前这双过分懂事的眼睛,她心头蓦地软成一片。

手指穿过孩子细软的发丝,轻轻揉了揉。

“娘!”

“娘!”

两声奶呼呼的呼唤接踵而至。

苏晚低头,只见双胞胎像两只小鹌鹑似的挨在炕边,四只小手扒着炕沿,冻得通红的小脸拼命往上仰。

最矮的那个甚至踮起了脚,圆溜溜的眼睛里盛着将落未落的泪花。

“大娃、二娃、安安,快上炕来,别冻着了!”苏母风风火火地跟进来,一边拍打着身上的雪沫一边催促。

细碎的雪粒从她深蓝色的棉袄上簌簌落下,在泥地上晕开一片湿痕。

“嗯!”大娃应得干脆,小手已经伸向最小的妹妹。

他踮起脚尖,吃力地把小妹往上托,小脸都憋得通红,却还不忘细心地把那双小布鞋脱下来,鞋尖朝外整整齐齐摆在炕沿下。

苏晚下意识伸手接过小女孩,一团温软立刻扑进怀里。

小家伙像是归巢的雏鸟,一挨着她就紧紧搂住她的脖子,软软地唤道:“娘!”

这一声呼唤让苏晚心头一颤。

她低头看着怀中的小女儿张安安,现在也是她的女儿了。

小女孩乖巧地依偎在她怀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她,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

二娃也爬上了炕,像只小猴子似的挤过来,把脑袋靠在苏晚的胳膊上。

三个孩子就这样紧紧挨着她,仿佛生怕一松手,娘亲就会消失不见。

苏晚只觉得胸口涌上一股暖流,不由自主地收紧了手臂,将孩子们搂得更紧了些。

“大娃、二娃、安安!”苏晚在心里默念着三个孩子的名字。

五岁的张保国,三岁的张卫国,还有同样三岁的小女儿张安安。

原本该叫张安国的,是原主觉得女孩子叫这个名字太硬气,才改成了安安。

“娘,抱--”二娃见妹妹安安被娘亲搂在怀里,急急地伸出小手,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渴望。

苏母笑着帮小家伙脱下沾着雪水的鞋子,把他塞到苏晚另一侧。

正要转身去抱大娃,却见小家伙已经利落地自己脱了鞋,像只灵活的小猴子似的爬了上来。

“大娃真能干!”苏母欣慰地揉了揉大娃的脑袋,眼角泛起慈爱的细纹。

她看了眼窗外渐暗的天色,柔声问道:“饿不饿?姥姥去给你们拿吃的。”

“饿!”二娃立刻扬起小脸,声音脆生生的。

“饿……”安安也小声附和,小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苏晚的衣襟。

“好好好,姥姥这就去。”苏母乐呵呵地往外走,棉布鞋踩在泥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临到门边又回头,眼角笑纹里盛满温柔,“小晚,你看着点孩子们,别让他们闹着你。”

帘子将将掀起时,一句嘀咕顺着风飘进来,“还是亲的大伯爷呢,这么晚了,也不给孩子吃点,几个娃能吃多少……”

苏晚裹着被子靠在炕柜上,目光无声地落在三个孩子身上。

大娃已经利落地将炕桌拖到中间,小手拍着席面让弟弟妹妹坐好。

那副一本正经的模样,活像个小管家。

“大娃,”苏晚轻声唤道,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被面,“大伯爷叫你们过去,是有什么事吗?”

孩子闻声抬头,黑葡萄似的眼睛倏地亮起来。

娘亲的声音比早晨清亮多了。

他抿着嘴笑,露出两个小酒窝:“是建华姑姑回来了,说是想我弟弟妹妹了。”

说着又压低声音,像在分享什么秘密,“让我们在那边和哥哥姐姐玩。”

其实他早就想回家了。

娘亲生病的这些天,他连玩石子都要挨着房门,就怕错过娘亲唤他的声音。

可建华姑姑总说,他们在家里娘亲就不得休息。

这话听着在理,却让他心里像压了块小石头,沉甸甸的。

“建华……”苏晚在心底轻轻咀嚼着这个名字。

在原主的记忆里,原主与这位大姑子的交集,似乎只停留在那场喜宴上。

张建华,张大伯家的掌上明珠,原主丈夫的堂妹。

本该是最亲近的亲戚,却在过去的岁月里像两条平行线,从未有过交集。

“为什么偏偏是今天?”苏晚指尖无意识地绕着被角。

窗外暮色渐沉,将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朦胧的光。

这个突如其来的邀约,就像精心计算过的时间点,恰好卡在原主命悬一线的时刻。

难道……她知道?

这个念头像一滴墨落入清水,在心底晕开一片阴翳。

苏晚轻轻摇头,唇角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

这世上,哪来这么多恰到好处的巧合?

她垂下眼眸,将这份疑虑妥帖收好,像收藏一片带刺的叶子。

眼下最重要的,是炕上这三个眼巴巴望着她的小家伙。

至于那些藏在暗处的算计……来日方长。

不一会儿,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苏母端着个老旧的木托盘走了进来。

托盘上摆着三碗冒着热气的红糖小米粥,两颗水煮蛋,还有三个烤得焦香的红薯。

这分量刚刚好够三个孩子吃。

“娘,”苏晚眉头微蹙,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反驳的坚决,“您也一起吃。”

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几分心疼,“您这样,让我怎么有脸回去见爹?”

“姥姥,吃粥粥”大娃已经麻利地舀起一勺金灿灿的小米粥,踮着脚尖往苏母嘴边送。

小米粥的甜香在空气中弥漫,混着烤红薯特有的焦糖气息。

“哎哟,真是怕了你们了。”苏母望着女儿严肃的神情,恍惚间仿佛看见了自家那个说一不二的老头子。

她无奈地摇摇头,眼角却泛起温柔的笑纹。

转身去灶间又端来一碗小米粥和半块烤红薯,至于那两颗鸡蛋,却是说什么也不肯碰的。

苏晚见状,知道这是老人家的底线,便也不再勉强。

饭后,苏母利落地收拾好碗筷,把灶台擦得锃亮。

“锅里还温着粥,热水也烧好了,睡前记得再吃些,然后泡泡脚再睡。”苏母絮絮叨叨地叮嘱着,粗糙的手把女儿的被子又掖了掖。

“知道了,娘。”苏晚作势要起身相送,实则心里明白:一来年关将近,娘家离不开这个当家主母;二来自己与原主性情迥异,暂时还是保持些距离为好。

等“丧夫后性情大变”的说法传开,再亲近也不迟。

“躺着别动!外头风大,仔细又着凉。”苏母一把按住女儿,“有事就托人捎个信,别总闷着。”

“嗯。”苏晚乖顺地应下。

这副身子确实虚弱得厉害,摸上去只剩一把骨头了。

苏母临走前又挨个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头,这才裹紧头巾踏入暮色中。

虽然青山一大队和三大队相距不远,但积雪覆盖的山路,少说也得走上半个时辰。

油灯将三个孩子的影子投在土墙上,晃晃悠悠地叠在一起。

苏晚望着他们发间未化的雪粒,喉咙突然发紧。

她向来不擅长说暖心话,此刻更是连句像样的开场白都想不出。

窗外暮色刚刚漫上来,生产队的喇叭还在播着晚间新闻。

冬日的傍晚才过六点,离就寝还早得很。

灯光里,三个孩子瘦得像是纸剪的人儿。

大娃名义上五岁,双胞胎三岁,可按周岁算还要小些。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小脸上都沾着灰,衣领结着油亮的垢,指甲缝里黑漆漆的。

苏晚不自觉地攥紧了被角。

原主这大半个月沉浸在丧夫之痛里,怕是连给孩子擦把脸的力气都没有。

被窝里暖意融融,可想到要和三个脏兮兮的小家伙同榻而眠,她背上像爬了蚂蚁似的难受。

“咳……”借着清嗓子的动作,她撑着手臂坐起来。

经过半日休整,那股虚软劲儿总算褪去几分。

棉被掀开的刹那,冷空气趁机钻进来,反倒让她清醒不少。

苏晚蹲下身来,指尖轻轻拂过大娃额前的碎发。

“娘去厨房打些热水,你们在这儿乖乖等着,好不好?”

她望着孩子黑葡萄似的眼睛,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几分。

大娃立刻挺直了脊背,小手贴在裤缝上,活像个接受任务的小士兵:“娘放心!”

像是为了增加说服力,他又拍了拍瘦弱的胸脯,“我保证看好弟弟妹妹,连炕都不让他们下!”

那副强装大人的模样,让苏晚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厨房里飘着淡淡的水汽。

苏晚取下挂在墙边的木澡盆,盆底还沾着去年夏天留下的水痕。

灶台上的铁锅咕嘟咕嘟冒着泡,苏母临走前烧的热水正好派上用场。

她目光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唯一的木桶显然不够用。

指尖在背后悄悄一翻,几个崭新的红色塑料桶便出现在地上,桶壁上还带着超市的价签。

热水哗啦啦注入澡盆时,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她的侧脸。

趁着烧水的间隙,苏晚将锅里温着的小米粥倒进保温桶。

银色的桶身在灯光下一闪,转眼就消失在空气中。

她又给灶台添了两瓢井水,这才擦擦手往屋里走去。

身后,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像是谁在轻轻拍手。

午后时分,苏母去接孩子的时候,苏晚正望着窗外发呆,忽然心口一悸,一股熟悉的波动自识海深处震荡开来。

她难以置信地瞪大眼睛,她的随身仓库空间,竟然也跟着穿越过来了!

有了这个空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正当苏晚欣喜之际,目光扫过仓库空间的面积。

“竟然结合了……”苏晚猛地坐起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