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
梦里,她似乎回到了现代社会,并且“同事”长着一张肖似沈夜北的脸,甚至连名字都和沈夜北的表字廷钧一样,也叫沈廷钧(这是什么新时代废话文学)。
说是同事,其实相当于半个雇主:毕竟她自己要从这位“同事”手里吭哧瘪肚的拿到几个案源,才能勉强养活自己。
“沈律,这么晚还不睡?”
她是个熬不了夜的人,沈律师也是。合作办案以来,秦兵很少能见沈夜北加班——但今天是个例外。
明天就要开庭了。这次的案子其实并不复杂,但涉案的当事人却很特殊。远洋勘探船“神祖号”上几个本国华族人仗着自己是雇主、老板,出海期间肆意欺压外籍务工华人,导致忍无可忍的外籍华人抱团反抗,最终造成茫茫大海之上一幕幕自相残杀的血腥戏码上演,以及四死十五伤的恶性后果。
等等。没写反吧?
没写反。因为和她脑海里时不时浮现的“幻象”截然不同,此时的华夏联邦已然是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经济高度发达,大批海外华人反而要回国才能争取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以及更高的薪水。
这不合逻辑,也不符合规律。
她脑海里不合时宜的蹦出这么一句话,紧接着注意力又被沈廷钧吸引了过去。从她的角度看去,顶着一双浓重黑眼圈的沈大律师一边喝浓咖啡续命,一边皱着眉手指翻飞的敲键盘,长长的上下睫毛已经开始打架了,显然困到了极点。然而在咖啡因的作用下,他的精神却似乎亢奋到了极点——
宛如一位强撑着半条腿进棺材的身体,硬要极限蹦迪的瘾*君子。
“沈律师,要不……?”
秦兵刚想劝他休息,他就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然后略带歉意地会看向她:“秦律师累了么?再帮我看看有没有重大错误,就快去睡吧。”
沈律师,生就一张拒人千里之外的绝美面容,平时也不苟言笑,很多人都说他“不好接触”。只有秦兵知道,他虽然看上去是个冰山,实则私底下好说话的很,也很会体谅别人——
比如,事情来了他总是主动扛起最重的担子,让合作伙伴做相对轻松的辅助工作;交代任务时也通常简洁、清晰,对品质把控虽然严格,却绝不会吹毛求疵,只要不是大错就能一次定稿。
再比如,给合作伙伴的分成通常处于行业中上水准,谈不上“做慈善”的程度,但绝对让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来,堪称厚道。
冰山?
人淡如菊还差不多。
水利万物而不争,说的就是沈大律师了。
只不过相对于真正的“人间绿茶”式小清新,他是有脾气的,而且绝不算小。
——尤其是在庭审时的辩论风格,堪称冷漠兼狂暴至极。
秦兵快速扫了一遍辩护词。沈律师文风犀利、逻辑性极强,篇幅又长,她虽然能看懂但通常觉得过于深奥晦涩;只不过这次却截然相反,篇幅不长不说,且大部分都是大白话,小学毕业水平都能听得懂的那种。这不会是AI写的吧?
她心底里不厚道的笑了一下。可再读之下却又肃然起敬——
白话诚然是多了些,但思想性丝毫没有减少;篇幅虽然不长,可该表达的重点堪称面面俱到。尤其是最后一句话,乍看之下竟不似沈PAR这种理性至上者能写出来的了:
人,有像人一样活着的权利!
——————————
秦兵醒来时,沈夜北还在伏案疾书。
“休息一下吧……”
她揉了揉眼睛,轻声劝道。沈夜北头也不抬,只是轻声答道:“我没事,你睡你的。”
不同于公共场合中的喜怒无常、谜语连篇、阴冷尖刻和阴阳怪气,也与大多数人对沈夜北的“臆测”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他本人私底下是个说话轻声细语、平和朴实的人,有事说事不打哑谜,情绪也很稳定,对待身边工作人员、下级下属更是彬彬有礼。秦兵如今也习惯了他的“表里不一”,便也不客气的回了一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怎么熬夜,计划也赶不上变化啊。”
这样说着,她索性跳下床走到他身边。摊了一桌子、乱中有序的文件里,赫然有几张纸明晃晃、乱哄哄的写着几个大字:
“血酬定律”。(注1)
秦兵呼吸一滞。沈夜北见她并没有睡个回笼觉的意思,索性招呼她坐下来:“睡不着就帮我看一会儿稿子,看困了再去睡。”
秦兵:“……”
好么,把我当廉价劳动力了这是。还真“物尽其用”啊你老人家。
黑心资本家都不带这么黑的!
腹诽归腹诽,“老板”安排下的活儿还是得干。秦兵悠悠叹了口气,拿起一份文件假装研读,嘴上却闲不住:“你对血酬定律感兴趣?”
“嗯。”沈夜北停下笔,稍稍偏过头去看向这个不甚起眼的女子:“不过顾名思义,大概猜得出来什么意思。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另一个概念。”
秦兵微微一愣。只见眼前这个绝色*男子转了转笔,缓缓吐出几个字来:
“马尔萨斯陷阱。”
秦兵恍然,随即开启“百科模式”:“Positive Check,即所谓积极抑制。人口增速远超资源、尤其是粮食的增速,最终必然导致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引发饥荒、疾病或战争,使人口被迫减少至资源承载范围内。”她背课文一般复述了一遍,随即有些吃惊。
为什么,二十几年快三十年过去了,她对前世的事情居然能记得这么清楚?
“资源……”
沈夜北不自知的叹了口气。他也站起身来,缓缓走到落地窗前。窗外华光溢彩,夜色如洗。
他站在一九一五年的冬天里,想起了十四世纪的欧洲,以及十七世纪的明末。
西方的黑死病,东方的大*饥*荒。
每隔几百年,在遥远的欧陆就要发生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每隔几十年,在远东这片看似肥沃实则贫瘠的土地上,就要上演一次千里饿殍。
“人类世界,从来都不是完美的。”秦兵在他身后沉默的伫立了一会儿:“甚至可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足以概括这个从来就没有理性可言的世界、千年万年以来的真实写照。”
“这世界烂透了,绝大多数人类也烂透了。”她轻笑:“可人类社会能走到今天而未崩溃,就足以说明它并非无药可救。”
闻言,原本沉默的混血男子回过头来。四目相对之下,他分明看见了女子眼中那尚未泯灭的光。
那道光,名为“希望”。
——————————
注1:血酬定律,出自学者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意为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血酬定律有三个要点:一血酬就是以生命为代价从事暴力掠夺的收益;二、当血酬大于成本时,暴力掠夺发生;三、暴力掠夺不创造财富。(引自百度百科:血酬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