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爱上那家老头(又名:北京爷孙恋) > 第26章 第26集 京津冀萝卜开会

第26章 第26集 京津冀萝卜开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天魏老、多多、海蒂一起吃晚饭,魏老这几天肠胃不太好,便秘了,专门给自己做了个虾仁青萝卜粉丝汤。

魏老说:“北京的青萝卜没有天津的好吃,上次单位那天津小孩给我寄了箱沙窝萝卜,生吃就甜滋滋水分很大。吃完后再放几个屁,浑身都是通畅的,你俩爱喝多喝点啊,顺气。”

海蒂这几天在到处重选租房地址,依旧没有找到满意合适的房子,有的是房租偏贵、性价比太低,有的是交通不方便、还要骑个自行车才到地铁站。从上学工作奋斗了这些年,居然依旧在漂泊着,海蒂有些焦虑无奈,确实憋了一肚子气,吐槽起自己在燕郊买房的事。

“多多,如果你这个房子到期了,咱俩再找个离俩家单位中折的房子一起合租吧。一五年我在燕郊快到大厂那块买了套小房子,当时北三县房价疯涨,我想着投资不动产赌一把,以后涨到三四万能赚点差价,再在北京城里买套小的二手房。买的时候两万五,现在居然跌到了1万多,O my God,我感觉这些年都白干了,赔了一百多万啊。人生怎么能这么倒霉呢?所有倒霉的事好像都聚集一块了。一五年买的期房,先不说建成的房体质量根本没有样板房的好,光是房本就一直没下来。因为这事邻居们发动多次争议,找居委会、当地镇政府告状,还集体去了信~访局申诉,一点效果都没有。当时有些邻居还被送进了久敬庄,在里面被当成造反叛乱分子被回炉教育了一番,上了堂政治课。群众闹了好多次,最后房地产商和居委会约定,免除了业主们五年的物业费,五年物业费总共加一块也就一万多块钱,怎么弥补我赔了一百多万的房价啊。现在这房子就一直在那放着,我又没车,房子离上班地点太远了,还租不出去,根本没人租。买个河北的房子,真真是后悔死了!”

多多:“你说这些话,我可有点想喷你,真是不知足,你起码有套房子、有个不动产了,你看我还在通州这租着房子。什么都没有呢。”

海蒂:“但我没车啊。现在不也得找你救济我嘛。我的房子要是装修好了,你随便来住。”

魏老:“河北的房地产商确实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前些年我看新闻,还有几个男的在房顶上拉横幅的,威胁房产商不退房就跳楼。不只是河北,有些南方地带,广西、湖北的小镇地区,有居民业主发现买的房子,非隔断墙的墙体,踹一脚楞捅出来一个大窟窿,根本不是钢铁瓷砖建的,是泡沫做的。现在这些基建建房的地产商,良心都被狗吃了。一套房可能就是一家老百姓一辈子的血汗钱。在这点上,不得不说一线大城市把控很好,北京没出现过这种这么黑暗矛盾的居民楼公寓楼房产事故。你这个小姑凉,没有借助父母的资助,这么年轻能自己全款买得起一套商业房,很了不起了!”

多多:“北三县我也很关注,我是愁我户口问题。我不是河北沧州的嘛,一直说着北三县连带副中心要归到北京,我还想着把户口移到香河的二舅家去,哪天北三县归北京了,我就有北京户口了。你说房子这事我想起来了,那时候我为了省钱,租了个天津车牌,周末开车回家,把我气疯了,总说着京津冀一体化,一体化毛线啊?!根本就是京津冀三体化!当时赶上我的车在北京有违章,没办法办理进京证,但是可以开车出北京回沧州。周一要上班嘛,周日下午回北京在检查站被拦了,没有进京证不允许回北京,我就去香河我二舅家呆了一晚上,早晨我就去河北处理违章。检查民警问我,你在哪违章?我说我在北京违章,他说那你得回北京处理违章,我说我没有进京证回不去北京了,他问我你是哪的牌照,我说我是天津牌照,他说你想处理得分成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河北违章,如果你的车在北京,可以在北京处理河北的违章;第二,如果你在北京违章,而你的车不在北京,你只能在北京或者去牌照所在地处理违章。我说,我在北京违章,现在人和车在河北这,牌照是天津的怎么办呢?他说,要不你就把车扔在河北,人进到北京后处理违章,要不你就开车去天津把你的违章处理完了,再从天津开去北京,这一圈处理下来我头都大了。最后是我香河的二舅开车送我回的北京,回北京后处理完违章,我就重新租了个新牌照,宁愿多花十倍的租金钱,也把天津牌照换成北京的了。”

海蒂:“哈哈哈,你这事笑死我了。再多说点不开心的事,让大家开心一下。”

魏老:“工作证没解决吗?

多多:“没有,外企不解决工作证。这年头北京本地人都摇不到车牌,更何况我这种外地人呢。”

海蒂:“我们公司解决了,我有工作证,嘻嘻嘻。户口嘛,太难了,公司里好几个40多快五十的的高管,也没户口,为了孩子高中上学,到处找路子,宁愿花大几十万把户口落在密云、延庆的创业企业里能加速落户,或者商议挂在科研企业里面的引进人才身上假结婚,花钱都找不到路子。他们有的到天津市买了套小房子,落户后能让孩子在天津上学也不错,上次出差我感觉天津这座城市很美。把老人接过来带孩子,就是双城生活有点折腾,天津的小学初中是西式化教育,跟北京不太一样,北京的小孩教育就是混圈子。”

魏老:“别说你们没解决了,我年轻时,级别挺高的领导官员是位30后,把户籍挂在我爸爸的房子那,挂了多年才变更成了北京户口。你们这个年代起码还有不少通道,什么积分落户、人才引进、结婚亲戚挂靠、应届生落户,没办法,这是中国户籍制度,明文条例规定,所有人无一例外都要遵守。”

海蒂:“如果北京想要留住高学历人才,就得给这些人落下来的理由。总是先给应届生解决了,反而为北京贡献多年的企业高管无法解决户口,这太带有歧视了吧。而这些人年轻时错过了政策红利,是更需要户口的,他们北京社保已经缴纳多年,根本离不开北京,就面临孩子两地上学的难题。”

多多:“还有招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那些条例也特别不合理,首先第一条就是要有北京户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一方面要留住重点领域人才服务北京,一方面又卡住筛选条件腾退北京。那这样这些单位体系里剩下的永远是北京人,阶级严重固化了。北京既然是首都,就应该包容容纳全国各地的人才共同站在这座城市里,就是因为没有户口,我们这些国外回来的,外省就业的,只能在公司里工作,没法进入编制体系里面。公司再要有裁员,何去何从就不知道了,活着好累啊。”

魏老:“这些编制单位在设定岗位时,从来考虑的是岗位的需求,而不是你个人的需求。照你这样执行,低学历的老北京人都要挤跑了、没饭吃了、背井离乡没家了。谢天谢地啊,我要是活在你们这些精英时代,我这种普通本科的老北京人都找不到工作了!”

海蒂:“多多说的没错,照这样子,整个北京圈层固化后,还怎么创新推动呢?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跑到南方去发展了嘛。”

魏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看你自己怎么懂得运用身边资源获利了。每次开两会,政协提议好几万条,提议完各说各有理,开完会就跟集市一样散场了,也没解决什么具体细节。这个国家太大了,人太多了,表达什么观点建议的都有,不可能顾及到每个人,大方向对了就行了。但是相对来说,优秀的个人、优秀的企业,还是会被扶持的。人这辈子啊,想干成、干好一件事太难了,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庸庸碌碌、吃喝拉撒、还时不时有个天灾人祸、疾病磨难啥的,那些能出名的、能干成点事的,不是祖上几辈子积累,就是带天命天赋的人。我出生这么富贵,不也就是个普通人,没啥作为,混了一辈子饭吃。”

多多惊叹着说:“魏老,您太谦虚了,谦虚过头啦!您这辈子,吃过的喝过的,如此的幸福生活,我等都望尘莫及、艳羡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