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见鬼的天作之合 > 第27章 真正的蛛丝马迹

第27章 真正的蛛丝马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马蹄嘚嘚忽然中止。

随着“咻”的一声破空轻响,一道黄色飞影窜起,在车厢里晃划出优雅虚影,迅速从车窗缝隙钻出。

事发突然,车内三人的神情茫然了片刻。

“郎君,已到四方山下,是否即刻进山?”驾车侍卫躬身禀报。

东隅缓过神来,立刻打开车窗,探出上半身。

时值破晓,天光微亮,只见那长鞭如灵动的游龙,直奔山顶而去。

“小金灵,回来!”情急之下,东隅朝着天上大喊,太过用力以致半身不稳,摇晃着即将摔出车厢。

感觉到下坠的瞬间,东隅试图攀住窗户边缘,无奈没勾住,她干脆闭眼抱头,等待与地面的亲密接触,说不定还能就地一滚别让自己摔得太惨。

电光石火间,她的下落陡然终止,倒立的身体像被旱地拔葱一般被拉起,下一瞬,她已经稳稳躺在几上,有隐囊垫着,几乎没有感受到半分疼痛。

东隅张着嘴,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抬头看向眼前一坐一站的两人,方才有人拉了她一把?

她直觉转向站着的那位:“墨言,多谢你眼疾手快救了我,不愧是墨府功夫最好的……”

东隅光顾着绞尽脑汁地夸赞,如果她仔细看墨言的脸色,会发现他的眼神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什么不可置信的事。

墨言觑了觑旁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黑脸,尬笑着试图打断延绵不绝的夸奖:“东隅小娘子,其实……”

“够了。”墨淮桑一贯慵懒的嗓音压抑着怒气,“这就是你苦修多日的成果?连自己的蛇都管不住?”

东隅满眼哀怨地瞅了瞅墨淮桑,不明白冷面少卿的怒火从何而来,不过法器确实不听自己指挥,只好暗暗叹口气,自认倒霉。

“少卿勿怪……”

这时,一道金色鞭影倏忽而至,在墨淮桑料峭的冷脸前堪堪停住,顷刻间又绕着墨淮桑的头极速转出了重影,像极了一张喋喋不休的嘴,唠叨片刻后,“咻”地飞到东隅身前,歪斜着头,仿佛在盯着她看。

东隅不明所以,试探着伸出手,金鞭便顺从地盘在她手心。

瞬间,东隅福至心灵,莫非小金灵是在给她出气?

她一改方才的颓败,咧嘴抬手冲着一脸无语的墨淮桑:“谁说我管不住法器,这就是心有灵犀。”

金鞭的头也骤然立起,好似在印证主人的话。

墨淮桑冷眼扫了扫趾高气昂的一人一鞭,嘴角微扯:“倒是忠心护主。”

墨言又看得愣住,方才那金鞭都飞得没影,没想到东隅小娘子一嗓子给喊回来了,闭关苦修果然有用。

面对墨言崇敬的眼神,东隅心虚地摸了摸鼻子,猛然意识到这是小金灵反应最激烈的一次,笑容一滞,正色道:

“才到在山脚,小金灵便感受到妖气四溢,这偌大的山,若都被妖气笼罩……少卿,四方山上的情况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

墨淮桑面色一凝,吩咐道:“暂停休整,待日出后再上山,也好观察沿途的蛛丝马迹。”

整个山脚一片死寂,小金灵窝在袖间躁动不安,东隅盘腿而坐,默念修炼心法,将手拢进袖中安抚,培养与它的心灵感应。

太阳仿佛也畏惧冬日的严寒,辰时前后,才艰难地穿透厚重云层,洒下数万道金芒,驱散阴冷灰霾,也好似驱逐了妖气。

因为小金灵安静了下来。

马车沿着宽阔齐整的石道上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和草木的气息,行至半山腰,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平地出现在眼前。

一位身披玄铁明光甲的魁梧将领上前,自称折冲都尉杨毅德,接到陈刺史传信,便一直在此处迎候特使。

杨都尉话不多,径直领着墨淮桑一行前往事发的僧房,顺道介绍此间的情况。

先前接到陈刺史的求助,他派了一位别将领着一百名兵士前来相助,后来事态升级,他亲自率领五百兵士增援,不仅将慧能的僧房团团围住,还封住山中各处要道,防止村民强行上山举行祭祀。

慧能住持的僧房隐于寺庙东侧的竹林深处,远远看过去,白墙青瓦,檐角下悬铜制风铎[1],偶有山风经过,隐约传来轻声脆响。

若忽略周围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防卫,此地处处禅意清幽。

走近些,东隅才发现僧房的门窗处,贴满了各种符纸。

“这些鬼画符你可认得?”墨淮桑突然侧身弯腰凑近东隅耳边发问。

她被唬得一跳,心里翻了无数个白眼,面上小声地委婉哄劝:“这些能人异士都是府君请来的,必是藏龙卧虎,咱们是不是谨言慎行为好?以免高人误会咱们不尊重他们……”

墨淮桑嗤笑:“我就看不惯你胆小如鼠的怂样,你好歹师承薛老头,难道比别人差?再说了,薛老头教你的不也是鬼画符吗?还有,本少卿屈尊纡贵弯腰跟你悄悄说的。”

东隅无语地看向毫无敬畏心的狂妄少卿,悄悄话哪有这样说得人人都听见的?

不料杨都尉也点头附和:“府君请来的方士、道士,只是来装模照样地念念咒、贴了些符纸,不瞒少卿,我也怀疑这些能否挡得住那……住持……”

小金灵盘在袖中极为安静,想必此处没有什么妖气,东隅心下大定,安抚杨都尉:“都尉别急,劳烦您带我们去里间探一探。”

杨都尉不再多言,率先走向门口,士兵恭敬行礼后,为众人拉开雕刻着莲花图案的厚重木门。

墨言早已带着侍卫,和陈都尉一起,将墨淮桑和东隅围在中间,提刀戒备。

一股浓浓的檀香混杂着香烛的气息扑面而来,各墙角处数十根如婴儿手臂粗的蜡烛,将僧房照得亮如白昼。

映入眼帘的是闭目端坐在禅塌上的僧人。

他跏趺而坐[2],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在膝盖上,结禅定印[3],似乎已然开悟成道。然而他的面容平静,眉目安详,仿佛只是闭目养神,下一瞬便能睁开眼继续诵经。

亲眼见到的震撼,让东隅全身泛起鸡皮疙瘩,她不由倒吸了口凉气,慧能大师已经死去将近一个月,纵使在数九寒天,尸体也不可能毫无变化,何况这具尸体还经历过火化。

再看慧能,东隅便觉得他那仿似菩萨低眉垂目的面容,被凝固在一种近乎妖异的宁静中。

小金灵的安静,预示着此处安全,东隅示意无事,步出包围圈,忍着内心的恐惧,仔细打量四周。

她自以为隐藏得极好,微颤抖的手指和畏缩的步伐,却都被墨淮桑收入眼底。

他大步上前,停在慧能身前的三步开外,懒散叉腰,漫不经心地唤道:“祈东隅,本少卿带你来就是让你干活的,别想偷懒。”

高度紧张的东隅,冷不丁被叫到,吓得立马用手捂住胸口,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慢吞吞挪到墨淮桑身后,望了望眼前人宽阔挺拔的背,心突然就安定下来。

对,天塌下来,有无礼少卿顶着。

她将大部分身体藏在墨淮桑身后,只探头打量“案发现场”。

果然,离得近才能看得清。

一丈见方的禅塌居中而设,青灰蒲团旁,几颗佛珠随意散落,珠子圆润光滑,看得出经年摩挲的痕迹,应是慧能的,可能是在打斗中被弄断。

榻前立紫檀经案,案面除了翻开的经书,还摆放了一只鎏金莲纹香炉,一只莲瓣鎏金烛台。

东侧整墙设竹制经橱,分格存放着佛教典籍,依据陈刺史的说法,那些典籍都已经被仔细翻看过,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案几上被慧能在“圆寂”前翻阅的经书是《妙法莲华经》,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向大众宣讲的经书,起初寺监便是以“慧能住持受到佛祖点拨而突然悟道圆寂”为由,拒绝了司法参军的调查。

眼下,东隅紧紧盯着案几上的经书,想拿过来仔细查看。

“少卿。”她舔了舔唇,扯了扯墨淮桑的袍袖,“我觉得那本经书有古怪……”

墨淮桑垂眼,瞥了一眼不知何时被小神婆抓住的袍袖,唇角飞快掠过一抹笑。

他状似没有察觉,径直上前将经书取来,嘴里满是嫌弃:“陈刺史不是仔细查过了吗?能有什么古怪……”

“等等!”

墨淮桑听到东隅出声,立刻停止翻阅,就见她小心翼翼接过经书,仔细端详后,似乎有所发现,仿佛也不再害怕,猛然冲到经案前,一寸寸地细密扫过案面,甚至揭开香炉盖,细细拨弄。

他突然心里发毛,小神婆这般模样……

来不及思考,他一个箭步冲上前,握住她的手臂:“祈东隅,你是中邪了还是见鬼了?”

“少卿,快看!”东隅双手合并,捧到墨淮桑跟前,眼里满是兴奋与期待。

墨淮桑看着空无一物的掌心,越发确定小神婆哪里出了问题,拉着她的手臂往外走,先带她离开这个邪门的地方。

“干嘛?等等……”

东隅执拗抵抗,无奈力气敌不过,她干脆大叫道:“少卿,我有重大发现!”

墨淮桑脚步一顿,狐疑地盯着她。

东隅努努嘴,示意他放开握住的左手臂,从方才紧握成拳的右手中,捏起什么,举到他眼前。

墨淮桑这次看清楚了,那是几缕细微的白色丝线。

“这是……桑蚕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