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一片桃林
妫婉风风光光地出嫁了,妫梦满心欢喜地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情”字,而妫随的心中却又一次被恨填满。她不知道息侯他们去桃花庵到底做了什么,因为没人知道,陈侯下令,任何人不许透露庵中所发生的一切。
息侯在蔡国参加完蔡侯与大公主的婚礼后就急匆匆回国了,因为太后写信催他,他亦无法再去陈国,所以只能在心中定下新的规划。
息国在蔡国东南方,与蔡国仅一望河相隔。息国都城息城在望河东十几里处,息城内也算繁华,人口虽不多,但人人丰衣足食。
王宫在息城正中,王宫东西两面店铺林立,集市繁华。南面是空旷之地,一直到息城大门,北面是王公贵族游玩之地,有山有水,也是君王打猎远足之地,一直到息城的最北面,叫作“北园”。
王宫南大门,是进出王宫之门;北大门,是君侯和臣子们去北园游玩所经之门。
息侯回国后,带着几个大臣去了北园,他告诉负责北园的大臣说:“从今天起,在北园之中给寡人修建一座宫殿,名曰‘桃花宫’,在桃花宫周围种一片桃林,将桃花宫围起来。”
几个大臣皆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又不解地看向他们的大王,令尹元蒙忍不住向息侯施礼道:“大王,这是为何?王宫之内各个殿宇在我息国第一任君王到任时,已基本建全。以后又多多少少的加了几个宫殿,虽说不能与那些大的诸侯国相比,但在同等情况的诸侯国中,我息国的王宫也算是气派。为何又要加建一个‘桃花宫’?这可有什么说法?”
息侯笑道:“令尹,寡人只想再建一座宫殿,很难吗?至于说法,寡人就是突然喜欢起桃花了!”
令尹元蒙急忙说:“大王误会老臣的意思了,老臣觉得宫中各位娘娘都有自己的宫宇,而这北园向来是君臣间增进感情的地方,而且我息国王宫本是四四方方,如果再在这北园建个宫殿,会不会欠妥啊?”
息侯没恼,依旧笑着:“老令尹多虑了,这儿依旧是君臣共同游玩之地,只不过,寡人想在这里另建一块寡人喜欢的小天地,一片桃林,一座宫殿。你们看,如今已是三月,草木萌发,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桃花是春天最美的一个景致。再说了,寡人特别钟爱桃花,因为桃花不只生得艳丽,它还能为我们结出甘甜的果子,而它的叶子又是一味好药材,它的枝更是驱恶避邪的好物。所以啊!寡人决定在北园中植一片桃林,建一座‘桃花宫’。”
听息侯如此解释,老令尹放心的点了点头。
负责北园的官员立即道:“大王请放心,微臣明天就着手做这件事。先整体规划,然后修建。不过,是不是向太后请求一下?”
息侯道:“这点你放心,寡人自会去向太后禀告,你们只管工作就行。”
当太后听完息侯的想法时,不禁皱起了眉,她抬头看着息侯,问:“大王,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否跟哀家说一说?”
息侯笑道:“母后,儿臣是这样想的,每到春天,我息城到处是美丽景象,尤其是北园,儿臣相信母后跟王后一定去过北园。可当大家走累了时,还得再赶回王宫,这样岂不扫兴?如果我们在踏春时玩累了,能在桃花林中休息一番,岂不是另外一种享受?”
听儿子这么一说,太后脸上立即有了笑容,她笑着说:“大王外出一趟,竟有了自己的主张,这倒是不错的主意。但哀家还是希望大王能够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你这次蔡国陈国一行,可谓收获不小,大王更应该趁热打铁,跟我们周边的几个国家建立关系,这也利于我们息国的发展!”
息侯急忙答“是”。
……
息国的花圃楼宇工匠、树农果农开始忙开了,他们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便把这项工作完成了。这期间息侯不止一次去看进展情况,也许正是因为息侯时不时地督察,才使工人们更为卖力,比预期的时间缩短了很多。
桃花宫建成之日,息侯邀请太后和诸妃嫔前往观看。
太后和大王、王后和妃嫔,王公大臣和大小官员,一队人可谓是浩浩荡荡进入了北园,及至到了桃园深处的桃花宫,众人皆惊呆,刚刚建成的桃花宫,居然是淡粉之色,跟桃花颜色极似,而桃花园,居然呈心形。
太后满脸放光的笑道:“大王好心思,工匠们也辛苦,须要好好奖赏。北园官也尽职,也要奖励。明年三月,是否可以就能到此来赏桃花?”
园林官急忙回道:“回太后,小的们移植的都是两三年的桃树,明年三月一定能赏到美丽的桃花,后年就可以让太后和大王娘娘们吃到鲜美的桃子。”
太后高兴地点头称赞,息侯心中却想着后年将妫梦迎娶来,然后把这个园子赏给她,她一定会特别高兴。想着妫梦会高兴,再想想妫梦那张迷人的脸,姬残星心里一阵激动。
这次游园之后,让众人想不到的是,息侯竟搬进了桃花宫,他每日早朝后便到到桃林中走一趟,然后再到桃花宫里的书房作画写诗,他究竟画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没人知道,他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进入桃花宫中他的书房。
最先察觉大王情况不对的是王后,她把此事告诉了太后。
太后看着王后,不解地问:“什么?大王竟搬到了桃花宫?这是为什么?他有没有带其他妃子去?”
王后撇了一下嘴,叹气道:“没有,他自己搬去的。”
旁边的弦夫人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样。
王后瞥了她一眼,不屑地问:“弦夫人,大王不是平时待你最好的吗?你倒说说,大王这是怎么了?怎么就一人搬到桃花宫了?”
弦夫人急忙站起来回道:“回太后,回王后,臣妾也不知大王如此做的原因,只是臣妾觉得大王这段时间似乎变了,大王经常发呆,有时还会一人独自笑,臣妾也曾问过,大王却说没什么。”
太后眨了眨眼,看着弦夫人,奇怪地问:“你就没再细问?其他人呢?你们难道也不知道大王如此做的原因?”
其他妃嫔你看我,我看你,然后皆摇头。
王后玉面生怒,她生气地说:“大王的变化是从去蔡国和陈国回来后开始的,先是建什么桃花宫,桃花宫建成了,他又变成了这样。去叫那三个侍卫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太后看了王后一眼,道:“王后,罢了吧!他也许只是一时兴起,过段时间就没事了,你啊!把后宫打理好就行。”
王后虽然心里憋屈,但也只好点头称是。
……
息侯对妫梦的相思只埋在心里,从不跟任何人提及。当弦夫人小心翼翼地问及他的变化时,息侯这才发现自己不经意间的变化已引起妃嫔们的注意。
这日,弦夫人小心翼翼的问了息侯,息侯笑道:“没什么,别人不懂寡人,难道你也不懂?寡人不喜什么朝政,倒是喜欢这田园生活,所以,桃花宫建成后,寡人才喜到那里。”
弦夫人急忙笑着说:“臣妾自是知大王心性,可太后和王后都替大王担心,大王是不是向她们解释一番啊!”
息侯微微皱了皱眉,轻声道:“此事你不用担心,寡人会跟她们讲。”
自弦夫人跟息侯讲了太后和王后的担心后,息侯便不再天天往桃林中的桃花宫跑了。主要的是,天气渐冷,桃林叶落满地,也无什么景致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息侯的心却是相思难耐,他每隔几天便去桃花宫待上一日,他去那里究竟做什么,无人知晓,但那些侍者们发现,只要大王去桃花宫待一天,回来后心情就会特别好。
所以,王后开始时还心中疑虑过甚,后来发现大王真就是喜欢那种田园生活,也就放心了。
弹指间,新年过,二月走,三月来了。
天气一转暖,息侯又开始频繁去桃林,几乎是每天都去,直到一天,他看到一株小桃树开了花,他欣喜若狂。然后便在焦急中等待,终于迎来了满园桃花开,息侯看着满园桃花,心情激动,他要准备上路了。
当息侯告诉太后要去陈国时,太后吃惊地看着他,半晌才问:“大王,你把哀家弄糊涂了,又要去陈国,这次是为什么事?”
息侯回道:“母后有所不知,去年寡人与那陈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可各自都为君王,又不能像平常百姓般天天把酒言欢。所以,我二人约定,每年桃花盛开之时,寡人去陈国与他相见,相互学习。”
旁边的王后看着息侯,话里竟带上了醋意:“大王,你们两个男人,不至于这样吧?就算是彼此再赏识对方,也用不着撇开国事不管,舟车劳顿的跑去陈国把酒言欢啊?”
息侯淡淡地说:“寡人一年就去一次,又不是天天去陈国,这有什么不妥?再说了,寡人主意已决,就这么定了。”
说完,息侯向太后行礼,没理王后,直接离开。
太后看着息侯的背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然后又看向一脸怒气和委屈的王后,道:“王后,哀家真不知怎么说你好,你就是不会讲话,难怪大王不喜欢你。”
王后双手攥着一条锦帕,生气地问:“母后,我怎么不会说话了?难道我说错了?”
“唉!”太后轻叹一声,撇开话题,不再谈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