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季正与白岄交谈,吕尚等人也前来议事。
周公旦问道:“巫箴,原来你在这里。王上旧疾复发,现在怎样了?”
“经医师治疗之后,已好转了。”白岄答道,“各位要议事,便进去吧。”
吕尚却没有动,站在白岄面前上下打量了她一会儿,“王上命你独自留在殷都?”
“是的。”
“真是不妥当。”吕尚紧绷着脸,直截了当地问道,“你曾因星命叛离商王,离开殷都,若有朝一日,你所见的星命再次转移,你恐怕亦会叛周而去吧?”
召公奭阻止道:“太公,别这样说。王上很信任巫箴,她不会如此行事。”
“就是啊,太公,您到底对阿岄有什么成见?”丽季不满地皱起眉,“她到达丰镐之后,并未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回到殷都之后也始终遵从王上的命令,太公就不能更信任她一些吗?”
吕尚抬起手,示意众人不必相劝,“巫祝的想法与常人不同,不能这样冒险轻信。我再去与王上商议此事。”
白岄并未辩解,只是伸手拦住了吕尚,“太公,不必这样忧虑。星辰不会再转向了。”
“不会转向?”吕尚侧头看向她,女巫的眼睛透着笃定的光彩,“……难道你会禳星?”
“我会不会禳星,这并不重要。”白岄理所当然地答道,“我已作为巫箴,向您保证,往后至少三百年,星辰不会再转向了。”
“三百年……?”丽季瞪大了眼,“阿岄,你在说什么啊?这……是占卜吗?”
天上的星星遵循着既定的轨道运行,恒常不变,它们又不是谁的东西,怎么可能依照人的心思去改变或是永远不变?
吕尚问道:“为何是三百年?”
“这个么……”白岄难得脸上的神情有些扰动,语气略显轻快,“应当不止三百年吧?只是王上召我返回牧邑,我还未及推算出之后的星辰运行情况,太公如果很想知道,我会在推算完成之后告知您的。”
众人陷入沉默,面面相觑。
这种东西也是能推算出来的吗?仅仅依靠观察星辰在天上运行的轨迹,便可以推测出天命是否转移……?
有时候,真是不得不叹服于巫祝们的能力。
“所以说,既然太公认定我会依照星命行事,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安心了。”白岄侧过身让出道路,又续道,“并且我已命幼弟随王上返回丰镐,阿岘乃是巫箴的继承者,就算太公仍不相信我,有了族人和幼弟为质,也可以放心了吧?”
吕尚冷哼一声,她倒是将万事都安排妥当了,话说到这个地步,确实他也没什么理由再为难白岄。
可说到底,对于这些脾气古怪,行事莫测的主祭,他仍然是一个也不信的。
“时刻记得你的身份,你如今是周王的大巫,不再是殷都的主祭,不要肆意妄为。”落下这句警告,吕尚径自离去。
“太公也是出于谨慎,才这样说的,不要放在心上。”召公奭叮嘱道,“巫箴,你独自留在殷都,应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切勿急进。”
白岄点头,“我知道了。”
丽季扯了扯她的衣袖,“阿岄,我们先走吧。我有话要跟你说。”
周公旦叫住了她,“巫箴,你留在殷都,尽量减少死伤。”
白岄回头冷淡地瞥了他一眼,“我是太史寮的属官,只听命于王上和召公,似乎并不需要执行周公的命令吧?”
“不是命令,只是一种请求,你当然也可以当作没听到。”
“好,如果是‘请求’的话,我答应你。”白岄点头,巫祝最初就是为了实现人们的心愿和请求而诞生。
在殷都,巫祝会向所有请求者提供帮助,即便并不完全认同他们所求的内容。
没想到她这样轻易就答应了,连还要再劝的话都无从说起了。
召公奭无奈叹道:“周公,巫箴改变了主意,这总是好事,我们也进去吧。太公说得倒是不错,巫祝的性子确实古怪得很。”
与她据理力争,无法撼动她丝毫,甚至还会被她那套似是而非、强词夺理的说辞给绕晕。
可向她服软请求,她反而答应得如此容易。
丽季送白岄回到殷都附近的白氏族邑。
“阿岄,其实这一月来我也想了很多。”丽季倚着族邑南侧新搭建起来的矮墙,望着远处巍峨的王城,“楚族一向遭到商人和周人倾轧,只得依附于他们……”
可是说到底,作为位于荆蛮之地的部族,无论是商人还是周人,始终看不起他们,也不信任他们。
白岄认真地望着他,“内史为何要这样想?是因那日殷君曾提起楚族之事吧?”
“你要这么说的话也没错,我到达殷都时还很小,对于族人的印象并不深刻,也记不清幼时在荆楚经历过的事。之后又随父亲前往丰镐,丰镐的大家都很友善,对我们父子二人以礼相待,十分敬重,我在那里过得很开心。”
丽季垂下眼,“确实因那日殷君提起,我才恍然察觉,我原是楚人。”
“所以才说,商邑很危险啊。”白岄拉起他的手,转到他面前,直直望进他的眼中,“不要去想那些事。”
这是一座过于自由的城邑,身处其中时,人们总会不自觉地被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