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大巫 > 第19章 第十九章 祀与戎

第19章 第十九章 祀与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岄收起大钺,弯弯的刃口在夯实的地面上留下一道浅痕。

“葑,你来试一下。”

被白岄唤道的巫师走上前,自她手中接过大钺,沉重的铜钺在祭祀巫师的手中仿佛稚童的玩物,轻巧地划出带着寒光的弧形。

白葑挥动了数次后,将铜钺平举到身前,细细打量,道:“巫箴,这柄大钺所铸镂空纹饰繁复精美,可惜锋锐不足,且重量过轻,恐怕无法用作祭祀。”

白岄看向辛甲,“太史,还有更重的大钺吗?”

辛甲翻看着手中的简册,“宗庙中所藏铜钺均是礼器,这已是其中最重的一柄了。”

铜器并不够坚韧,直接削砍容易断裂,唯有借其重量与抡动起来的势头才能斩断坚硬的骨骼和牙齿。

钺自来为王者的象征,人们制造出装饰精美、甚至玉制的钺作为礼器使用,逐渐放弃了其血腥残忍的功用,只有殷都的祭祀巫师们还在大量应用铜钺来作为砍杀的工具。

太卜和太祝在旁听着,太祝忍不住上前问道:“王上,真要举行这种祭祀吗?”

他扫了一眼站在阶下面露不安的巫祝们,仅是看到白氏巫祝挥舞大钺,便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若真在这里举行和商人一样的血腥祭祀,恐怕得掀起不小的风波。

武王道:“祭祀是为沟通上天,天上的神明已惯于接受商人的祭祀,唯有用相同的方式才能得到祂们的认可。”

当然除了得到神明的认可,也只有相同的祭祀方式,才能得到商人的认可。

从逻辑上听起来确实无懈可击,太祝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

可——他们筹备多年,起兵翦商,难道不是为了推翻商人那种恐怖的祭祀与统治吗?

“过去成汤王伐桀,于章山斩下夏耕的头颅,古已有之。”白岄用指尖敲了敲额头,解释道,“头颅中蕴有神灵,斩下头颅,神灵便能上升至天界,到达神明之侧。听闻盘庚王营建殷都之际,曾斩杀大量人牲,以其头骨填充沟壑,故而得以两百余年来,安定于洹水之侧,再未迁徙。”

丰镐的巫祝们忍不住顺着她的话,想象了一下那堆满了人骨的墙基,不禁都打了个寒颤。

“斩首献祭,流程单一、操作简便,对于人牲而言并无折磨,对于神明而言又足够敬重,巫祝们既不惯于商人的祭祀,这是其中最简单易学的。”白岄将大钺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唯一的麻烦,或许是需要请司工铸造新的铜钺,还有确定主祭的人选。”

不仅巫祝们犯怵,连太卜和太祝都听得头皮发麻,只是脸上还不动声色。

“太史,明日请司工商议此事。”武王向辛甲道,“命两寮相关人员全部参与议事。”

他又看了眼白岄,“巫箴也一道出席。”

她身为巫官的领袖,将来总要出面主持各种事务,总躲着公卿们和百官,让太史替她出面,也不是办法。

白岄点头应允:“好。”

莘妫伸长了脖子窥看,嘀咕道:“真是好奇,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隔了一段距离,听不到他们的谈话内容,只能看到巫祝们一令一动地执行着祭祀的流程,白岄不时命巫祝们停下、退回原处,之后与辛甲等人讨论许久,又如此反复。

莘妫看了一会儿,颇觉无聊,脚尖拨弄着一旁细碎的砂砾,“小阿岘,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啊?”

白岘也从一旁探出脑袋看了一会儿,“确实是在祭祀啊。”

“这是祭祀?”莘妫摸了摸下巴,眨着眼,“我又不是没参加过,哪有这么复杂?”

“殷都的祭祀便是这样的。”白岘挠了挠头,“很复杂吗?斩首献俘的仪式,是很简单的一种,其他仪式可比这复杂多了,连处理人牲的方法都很麻烦。”

“处理……?”莘妫不解,把俘虏杀了能有多复杂,还需要怎么处理?

但她下意识觉得自己不该问,以免听到什么骇人听闻的东西。

她回过头看到众人又演练了几遍,似乎谁也无法说服谁,只得先行结束。

巫祝们静默无声地捧着礼器退去,莘妫和白岘赶紧缩回了脑袋,静静地躲在墙角后。

等脚步声逐渐远去,莘妫才又探头看去,见宗庙前已空无一人,急忙回头唤白岘,“都走了,小阿岘,快出来吧,我们去找巫箴姐姐。”

“是我让太史他们先回去了。”武王从一旁转了出来,早已看到他们二人鬼鬼祟祟地躲在一旁,像是野兔般时不时探头出来,“莘妫,你越发没规矩了,邑姜到底有没有好好教你?”

莘妫干笑两声,“我只是路过这里,没想到在举行祭祀,一时好奇,就看住了……”

白岄也走了过来,白岘一抬头便望见了姐姐不善的目光,不由往后缩了一步,不敢吱声。

莘妫却不怕,反而笑着扑了上去,很是亲昵,“王上,是我自己学不来,和邑姜姐姐没关系啦,你就不要怪她了……”

武王虽皱起眉,仍接住了她。

莘妫笑道:“我都检查过啦,战车共有三百余乘,司工已命人检修妥当,所有磨损过度的部件已全部更换,每车配备二十名甲士,司马那边也都配齐了人员、马匹和兵甲。两年前会盟之时,诸侯派出的总计也有一二百乘战车,太公已先行前往孟津集结诸侯,不知这次会有多少人来。”

“内史派人联络了楚族,他们也会参战。”武王抬手抹去她颊边一道细小的血痕,问道,“你去检查战车,怎么脸上还挂了彩?昨日还没有的吧。”

“哦,碰上了犬戎的一支小队,顺手和他们打了一架,看看我军的士气,毕竟操练哪有实战来得快嘛。”莘妫满不在乎地摆摆手,笑着握住他覆在脸上的手,“大概是被不知哪儿来的箭头蹭破了皮吧,我都没觉得疼,不要紧的。”

“开战在即,何必去招惹他们?”

莘妫鼓起腮帮,不忿道:“怎么是我去招惹呢?分明是他们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大军即将离开丰镐,若此时不杀杀他们的锐气,岂不是等我们都走了,又要欺上门来?”

“好了,大巫还在这里,不要闹了。”武王放开了她,将她浮在鬓边的细小碎发抚平,“既已检查过战车和马匹,便去向卿事寮报告吧。”

莘妫早看见白岄在一旁,磨蹭着不肯走,一转身就抱住了白岄的手臂,凑到她身旁,“巫箴姐姐,你可以把鸟儿引来对不对?好有趣,我也想看!”

白岄没有避开她,任她偎在自己身旁,温声道:“自然可以。只是宗庙乃肃穆之地,不该在此乱来。我与王上尚有事务要商议,莘妫还是改日再来找我吧。”

“好吧。”莘妫低下头,正要走,闻到一阵浅淡的草木味,便将鼻尖凑到白岄肩头嗅着,“咦,好闻,这是什么味道?闻起来,好像所有的烦心事都消失了。”

白岄轻轻捧起她的脸,制止了她过于亲近的动作,“祭服放置太久,想必沾染了少许香木的气味。”

武王无奈地摇头,“莘妫,别对大巫这么失礼。”

“这儿又没有别人在,巫箴姐姐自己都没有生气嘛。好啦,那我去镐京了。”莘妫放脱手,像小鹿一般轻快地跑远了,远远见她去城门附近牵了马,在无人的街道中央疾驰而去,头发和衣袂长长地扬在风中。

在秩序森严的丰京,仅有她像跳动的火苗一般热烈、自由。

“她……”武王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莘妫年少,性子活泼,很是难得……大家总是迁就她,倒将她惯得越发失礼了。巫箴,她并非有意冒犯于你。”

“她其实并不年少吧?从骨骼来看,应是只比我小一两岁。”白岄并不在乎莘妫过分的亲昵,只是疑惑道,“她性子洒脱,竟也有烦心事么?”

白岘早已趁乱悄悄挪到了白岄身后,闻言贴在她身旁低声道:“姐姐,除了你,世上还有谁没烦心事啊?”

白岄侧头看向他,“族中事务又不需你操持,阿岘有什么烦心事?我倒还没有问你,为何这样躲在一旁窥伺?”

“我……”白岘凑到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不行。”白岄冷冷瞥了他一眼,“我不同意。”

“这少年是你弟弟?你对他很是严苛。”武王顺着她的目光打量了一下白岘。

少年人跟在姐姐身后,此时耷拉着脑袋,看起来垂头丧气的。

白岘轻声嘀咕道:“……姐姐从前对我可是很纵容的。”

“从前你是幼子,如今你是巫箴的后继者,岂能一概而论?”白岄即便再冷淡的性子,也对任性难管的弟弟感到头大,“父亲说的没错,从一开始就不该纵容你。”

“可是、明明应该是兄长的……”白岘也觉委屈,他从小便知道,兄长将来会继任巫箴之位,姐姐则会承担白氏主祭一职,至于他只需要跟着叔父学医术就好了,将来或许会接替叔父的工作,辅佐兄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