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明明是族人和父亲都认可的道路,他们兄妹三人本该沿着这样的路一直走下去,直到下一代的孩子们来接替他们。
谁知命运开了这样大的玩笑。
“我不是姐姐,我没有办法做到的——”他的声音已带了一丝哭腔,不管不顾地说道,“姐姐不会哭,不会难过,更不会害怕。你的巫术学得很好,从来都不比兄长差,所以可以接任巫箴。”
“可是我做不到,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就算把所有的课业学完也不可能的。”白岘的眼中蓄了泪,看向她,“我从一开始就不是被作为‘巫箴’教养长大的!”
他会难过、也会害怕。
他无法忘记一向宠溺他的兄长,思念和悲痛都会羁绊向前的脚步。
同时他也恐慌着,若有朝一日白岄真将一族的命运交到他手中,他能否承担起这样的重任——不,他觉得他一定会辜负所有人的期待,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白岘忍不住将脸埋在双手之中,哭道:“这一年里,我常常在想……我宁愿、当初死在朝歌的人是我,而不是兄长……”
“说什么傻话?”白岄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兄长最忧心的就是你,若是知道阿岘安然无恙,他不知道会有多开心。”
“可是……我……”白岘埋在姐姐的怀里,哽咽难言,“我……好想他……”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一向庄重严厉,不时便要查问他的课业,姐姐则是冷漠的性子,对于人的情感无法回应,唯有长兄待他温柔,予他开导。
“好了,闹也闹过了。你该知道的,我决定的事不会改变。”白岄捧起他的脸,用衣袖擦去他满脸的泪迹,“哭够了就回去吧,去跟着叔父学筮法。”
白岘哭得眼眶通红,不情不愿,带着浓重的鼻音抱怨道:“姐姐就不能说些好话宽慰我吗?”
他自然知道,再闹也无济于事,他只是跨不过心中的那道坎,从他记事起,至今十余年来,父亲、兄姐、族人们对他的期望与评价,不过是在将来做一个能好好辅佐长兄的族叔罢了。
即便学会了所有该学的课业又能怎样呢?越不过这样的心态,他永远只是兄长羽翼庇护下的雏鸟。
这一切都是白岄无法理解的,她像是天上的星星,循着既定的轨迹运行,从不会被情绪左右。
“十余年前,我的兄长,也殁于殷都。”武王看着白岘,少年的眼中盛满了伤逝与迷惘,多年前的自己,是否也是他此时模样?
白岘一怔,眼中的泪兀自滚落下来,哑着声问道:“……那要怎么办?”
“周邦不能没有继任者。我也担忧过、害怕过,原本被作为辅佐教养长大的我,究竟能否承担先王的期望、完成穷尽数代心血而未竟的事业?最后也就这样走到了今日。”武王回望一眼宗庙,“如果此战失败,一定不是先王的过错,而是我,终究比不上兄长吧。”
白岘眨巴着眼,原来即便贵为周王,丰镐的百官都听他号令,也仍会有这样的忧虑吗?
“你还有长姐,为你担负起一族的事务,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长大。”武王揉了揉他在白岄怀里蹭乱的头发,“我也有许多弟弟,像你这般大的,可不能这样爱哭,更不能在姐姐的怀里撒娇了,看来巫箴确实将你纵容得无法无天。”
白岘红了脸,抹抹眼泪,从白岄怀里挣脱出来,清了清嗓子,“我不过是、是和姐姐分开太久,有些想她罢了……才不是撒娇。我、我先去找叔父了。”
“真是难缠。”白岄整理了一下衣衫,“幼弟任性,在王上面前失礼了。”
武王看着白岘一边擦泪一边走远的背影,笑道:“听闻殷都的巫祝们精于操控人心,但巫箴看起来并不擅长哄弟弟。”
白岄摇头,“巫祝们也只是寻常人,并没有传言中那样神秘,更不会将这些手段用在亲近之人身上。”
大巫的居所就在近旁,白岄推开门,微风将屋内浅淡的烟气送出来,带着草木的清香。
她摘下面具,将燃着香的铜器移到窗下,青烟被阳光映亮,可见一粒粒细小的颗粒在散发着光芒,“这是柏木和青术的气味,用以宁心安神。”
武王在书案前落座,“巫箴有心了。”
白岄俯身从书案下拿起简册、陶片、骨片一一铺开,是载有各类祭祀流程、用牲情况以及执行方式的记录。
似乎是嫌文字还不够形象,有些陶片上甚至用朱笔画出了剖成两半的人牲,或是零碎的内脏和肢体。
白岄垂手,将衣袖覆在其上,遮挡住了那些血淋淋的图案,“斩首祭祀,其名为‘伐’,起初用于兵事,源流古老,威严庄重,若需取信于商人,采用此法即可。至于其他的……王上真要看吗?”
斩首、击杀、放血、剖心、肢解、剁碎、烧燎、烹煮、活埋、沉水种种,商人创造出来的祭祀方法,比品目繁多的酒器还要五花八门。
用犬、用猪、用羊、用牛、用猎物、用俘虏、最后用贵族,他们在祭祀的路上越走越疯狂。
即便在殷都,也并非所有巫祝都能接受这样血腥的祭祀,长期承担主祭之职的人,或是本就狂热地追求血腥刺激,以折磨人牲为乐,或是像白岄一样异常冷漠,对苦难毫不动容。
武王看着她,“巫箴能代我成为主祭吗?”
白岄道:“……此乃国之大事,需由王亲自主持,即便是大巫也不能替代。”
从古至今,王才是真正的“大巫”,他们所任命的群巫之首,不过是一种权力的投影与发声的喉舌。
“那巫箴有十足的把握,殷都的贵族们都会信服伐祭?”
有众多商人贵族加入了讨伐商王的密谋之中,成为周人暗处的盟友,他们希望将一切罪责推卸给商王一人,联合外来者矫正王朝的秩序。
必须为此做出让步,比如举行符合商人传统的祭祀,以此怀柔贵族与平民。
“诸多子、族邑中的贵族们势力强大,盘根错节,且顽固不化,要令他们信服,我并无把握。”白岄摇头,平民只需要祭祀与生活如常进行,并不在意上位者到底是谁,可旧贵族们利益攸关,精于算计,不会被这种虚无缥缈的示好打动。
他们一点都不傻,即便将所有的祭祀都来一遍,他们也不会真心实意信服的。
除非……与商王一样,让不听话的贵族们去天上侍奉先王,永远地闭上嘴。
“既然并无把握,那就说吧。”
白岄沉默了片刻,移开手。
“除却特殊的祭祀需要保留全尸,一般在处理牺牲之时,通常会最先砍去双脚,以防祭祀中途其反抗、逃离。”
“下一步依照需要,有时会剖成两片悬挂为祭、或肢解分散掩埋为祭,若是并非需要肢解的祭祀,则进行取血、剖腹、摘取脏器、脂肪。”
“心脏与脂肪常在下一步用于燎祭,祭祀的烟气升腾得越高,便越能达到神明的所在。”
“砍下头颅,通常是最后一步,此时牺牲或已濒死,或陷入昏迷,无力反抗、躲避,才能用大钺准确地斩下头颅,如此便是祭祀顺利完成。神明已享用了血食,听到了地上的愿望,或许会在不久之后降下福泽。”
虽然祭祀有一整套固定的流程与礼仪,但在处置牺牲的方式上却灵活多变。
就像铜铸的祭器各不相同,每一场祭祀也不必完全相同,主祭人可在适度的范围内自由发挥,商人并不讨厌这种不期的变动,反而会觉得有趣。
香药业已燃尽,所余的烟雾沉在香炉上,渐渐地散去了。
白岄将简册卷起,置于一旁,直言道:“我认为……王上不该继续听下去,于您的病情很不利。请先回去吧。”
武王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问道:“在神明享用血食之后,人们还要分食祭肉吧?”
“确实如此。分食祭肉,便能得到神明的降福,身份越高贵的客人,可分得的越多。”白岄起身,又添上青术与柏木,她吹去上面的浮灰,伏藏于下的火星很快将新的药物点燃。
“巫箴曾说过不怕这些,其他人也不会畏惧吗?”
他们究竟是如何看待同类在祭台上挣扎死去,又怎样满怀着对神明的崇敬吃下掺混着同类的祭肉呢?
“兄长和阿岘便不喜欢这些,但谈不上畏惧。”白岄望着窗外,“王上去过殷都,应当知道,我们在祭坑之旁长大,所用骨器繁多,连城邑中的道路,都是由砂砾、螺贝与碎骨铺成。宫室、屋舍、道路、沟壑之下,俱是用以奠基的骨骸,我们从一开始便在满是白骨的土地上入梦。从来如此,习以为常,便不会感到恐惧。”
“如你所言,要改易风俗,或许要将商人迁至他处。”武王揉了揉眉心,他果然还是无法理解商人。
“为何不将他们尽数杀死呢?”白岄抬眼,“只要所有不愿改变的人都死去了,余下的人或自愿改变,或迫于威慑不得不服从,总之,不也达成了目的吗?”
武王制止了她恐怖的提议,“巫箴,这样与商王的暴行何异?”
“可数百年来,内服外服、诸侯方伯,争来斗去,本就都是一样的。”白岄也不理解周人,面对危险的猛兽,难道不应就地格杀,反而打算费尽心力去驯养吗?
恐怕终有一日,养虎遗患。
“往后会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