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任何人。她明白了,母亲的提议失败了。自己,当不成皇帝了。这个结果,让她松了一口气,却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和更大的恐惧。她和母亲,以后该怎么办?那个关于“女娃娃”的秘密,会不会被发现?
几天后,在司马昭的主持下,常道乡公曹璜被迎入洛阳,即皇帝位,改名曹奂??,改元景元??。曹髦则被以“庶人”之礼??,草草安葬于洛阳西北的瀍(chán)涧之滨??。
新帝登基仪式上,百官朝贺。司马晟跟随父亲司马炎,站在班列之中。她远远地看到了那个同样穿着“公子”服饰的曹襄,被降为“高贵乡公夫人”的卞氏牵着,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神情落寞。
两个五岁的“小公子”,目光有短暂的交汇。
司马晟从曹襄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哀伤和恐惧。而曹襄,似乎也从司马晟那身象征着胜利者家族的华服中,读到了一丝隐藏的、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同情与……不安?
她们都明白,洛阳的天,彻底变了。而她们各自背负的秘密,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更迭之后,变得更加沉重,也更加危险。她们的命运,似乎因为这场事变,被一种无形的线,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她们自己,还未能完全意识到这一点。
其五
甘露事变的惊雷,迅速传遍了天下。
蜀汉,成都。
后主刘禅??听闻曹髦被杀,常道乡公曹奂继位,只是略感惊讶,随即在宦官黄皓??的引导下,认为这是“魏国内乱,于我有利”,甚至还为此增加了宫中的宴乐。
只有在后宫深处,五岁的刘珵??,从母亲张贵人??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的另一个版本。
“……可怜的髦儿(曹髦与刘禅有表亲关系),还有那个襄儿……也不知将来会如何……”张贵人叹息着,眼中流露出真切的同情。她与卞皇后或许并无深交,但同为身处深宫、命运不由自主的女性,难免有惺惺相惜之感。
刘珵似懂非懂地听着。她知道洛阳的那个“皇子表兄”失去了父亲,而且那个杀死他父亲的“坏人”(司马昭)变得更厉害了。她问母亲:“那……襄表兄以后怎么办?”
张贵人摇了摇头:“不知道。或许……会被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不能回来了吧。”她顿了顿,更加用力地抱紧了女儿,“珵儿,你一定要乖乖听话,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能让黄公公他们发现你的秘密,知道吗?”
刘珵用力点头。洛阳传来的消息,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危险”二字的含义。她开始更加努力地模仿哥哥们的言行,将那个“女娃娃”的自己,隐藏得更深。
其六
江东,建业。
吴景帝孙休??得到曹髦被弑、曹奂登基的消息后,反应则更为复杂。一方面,他对曹髦的遭遇感到惋惜和警惕;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魏国内部动荡可能带来的机遇。
这一日,他考较“太子”孙曜??的功课。孙曜已经五岁,穿着一身象征储君身份的赭黄色??袍服,小脸上努力维持着严肃沉稳的表情。
“曜儿,”孙休问道,“对于魏国近日之变,你有何看法?”
孙曜思索片刻,用还带着稚气的童音,努力模仿着朝臣的口吻答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曹髦年少气盛,不度德,不量力??,以致身死国灭,诚为可惜。然司马昭弑君自立之心,昭然若揭,其行径悖逆人伦,失尽人心。此诚我大吴北伐,恢复中原之良机也!”
孙休听着“儿子”这番慷慨激昂却又明显带着模仿痕迹的回答,心中五味杂陈。他点了点头,赞许道:“曜儿能有此见识,甚好。然北伐之事,非同小可,需从长计议。为君者,当有曹髦之志,却不可有曹髦之莽撞;当有司马之能,却不可有司马之残忍。你要牢记。”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孙曜躬身应道。
待父皇走后,孙曜才松了一口气,小小的身体感到一阵疲惫。她走到窗边,看着宫外的天空。她知道,父皇对她的期望很高,而这份期望,是建立在她是一个“真正的太子”的基础上的。曹髦的死,像一面镜子,让她看到了皇家身份的荣耀与危险,也让她更加明白,自己这个“伪太子”的身份,是何等如履薄冰??。
其七
黄河之畔,山阳城。
甘露事变的惨烈消息,如同投入死水的一颗石子,在山阳公府引起了阵阵涟漪,主要是深深的悲哀。
山阳公刘康??听闻曹髦被弑,老泪纵横。在他看来,曹髦虽是曹魏皇帝,却也是当年接受汉献帝禅让??的曹丕之孙。曹髦的死,不仅象征着曹魏政权的摇摇欲坠,更仿佛是对那段禅让历史的一种讽刺性的回应。汉室的最后一丝尊严,似乎也随着这位同样命运多舛的年轻皇帝的逝去,而彻底消散了。
他将五岁的刘祎??叫到身边,指着墙上悬挂的汉高祖??、光武帝??的画像,用沉痛的语气讲述着汉室的兴衰,讲述着曹髦的悲剧。
“祎儿,你要记住,我们是汉室的后裔,血液里流淌着高祖、光武的荣光。虽然……时运不济,寄人篱下??,但这份血脉,这份气节,不能丢!”刘康的声音带着哽咽,“你看那曹髦,虽是魏帝,却也有几分骨气,不甘受辱,奋起反抗,虽死犹荣……比那些苟且偷生之辈,强多了……”
刘祎仰着头,看着父亲悲伤的面容,看着画像上威严的祖先,听着那个关于远方皇帝被杀的故事。她不太明白“气节”是什么,也不太懂什么叫“虽死犹荣”。但她能感受到父亲语气中的悲怆和一种……骄傲?似乎那个死去的皇帝,做了一件让父亲敬佩的事情。
她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汉室后裔,高贵血脉,要有骨气……这些词语,与她一直以来被教导的“安分守己”、“隐藏身份”似乎有些矛盾。这让她小小的脑袋里,产生了新的困惑。
公元260年,庚辰龙年。洛阳城头变幻大王旗??,少年天子喋血南阙。这场惊天剧变,不仅改变了曹魏的国祚,也深刻地影响了远在成都、建业、山阳的三个女孩的认知。而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曹襄和司马晟来说,这一年,更是她们人生中一道难以磨灭的血色印记。她们在五岁的年纪,便已提前窥见了政治最黑暗、最残酷的一面。她们的秘密,她们的伪装,她们尚且懵懂的未来,都与这动荡的时局,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历史的车轮,碾过曹髦年轻的尸身,继续滚滚向前,而这五个女孩的故事,也翻开了沉重而崭新的一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潜龙诗》:指曹髦于甘露四年(259年)所作,表达其不甘现状、意欲有所作为(或暗刺司马昭)的诗赋。此事加剧了曹髦与司马昭的矛盾。
2.曹髦:魏高贵乡公,公元254-260年在位。
3.晋公司马昭:曹魏末期权臣,司马懿次子,西晋奠基者之一。
4.傀儡:比喻受人操纵、不能自主的人或组织。
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语出《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曹髦在决定讨伐司马昭前对王经等人所说,意指司马昭的篡位野心已非常明显。
6.王沈:字处道,曹魏官员,后依附司马氏,参与废黜曹髦。
7.王经:字彦纬,曹魏尚书,对曹髦忠心耿耿,劝阻曹髦讨伐司马昭无效,后因此事被司马昭杀害。
8.王业:字长绪,曹魏官员,王沈之弟(一说从弟),亦为司马氏心腹。
9.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10.鲁昭公: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因不满权臣季氏专权,起兵讨伐失败,被迫出逃,客死于晋国。
11.司马公:指司马昭。
12.宿卫:指宫廷禁卫军。
13.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此处王经指曹髦力量薄弱。
14.万乘:古代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代指大国或天子。
15.太后:指当时的郭太后(明元郭皇后)。
16.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场所,象征国家政权。
17.以卵击石:用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语出《墨子·贵义》。
18.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19.曹襄: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曹髦之女,被伪装成皇子。
20.玄色:黑色。在汉魏时期是比较庄重的颜色。
21.玉具剑:剑柄、剑格、剑鞘等用玉装饰的佩剑,多为礼仪或身份象征。
22.投壶:古代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将箭投入特制的壶中。
23.李昭:曹魏冗从仆射,试图劝阻曹髦。
24.焦伯:曹魏宦官,同样试图劝阻曹髦。
25.僮仆:指未成年的仆役或侍从。
26.辇车:古代帝王或后妃乘坐的人力车。
27.司马炎:司马昭长子,未来的晋武帝。
28.司马晟: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司马炎之女,被伪装成公子。
29.杨艳:司马炎的原配夫人,未来的晋武元皇后。
30.射箭:六艺之一,是古代贵族重要的军事和礼仪技能。
31.武弁服:古代武官或贵族子弟穿着的一种便于活动的服装,弁(biàn)是古代的一种帽子。
32.“竖子!不足与谋!”: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范增形容项羽的话,意为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司马昭此处骂曹髦不自量力。
33.司马伷(zhòu):司马昭之弟,封东武乡侯,时任屯骑校尉。
34.贾充:字公闾,司马昭心腹谋士,曹魏中护军。
35.孙壹:原东吴宗室,降魏,为其家婢所杀。
36.东止车门:洛阳宫城或皇城的一个门。
37.司马伷部军士后退:此事见于《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38.南阙:宫殿前面两侧的楼观,是显示帝王威仪的建筑。洛阳宫城南面正门外的阙楼。
39.成济:司马昭的部将,太子舍人。
40.成倅(cuì):成济之兄,亦为司马昭部将。
41.戈:古代一种重要的长柄兵器,用于勾啄。
42.“天下人将如何评论我啊!”:司马昭闻曹髦死讯后的反应,见于《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注引《魏氏春秋》。意在表演震惊和撇清责任。
43.郭太后: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明元郭皇后。曹髦名义上的嫡母。
44.夷灭三族:古代酷刑,指诛灭父族、母族、妻族。
45.白幡:古代丧礼中使用的白色旗帜。
46.哀乐:丧礼中使用的悲哀的音乐。
47.卞皇后:曹髦皇后。
48.素缟:白色的丧服。
49.孝服:居丧期间穿的表示哀悼的服装。
50.国本:国家的根本,通常指储君或皇位继承人。
51.宾天:古代称帝王之死。
52.皇子襄:卞皇后此时称曹襄为“皇子”,是沿用其之前的公开身份。
53.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
54.王祥:字休征,曹魏及西晋名臣,“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主角。时任太常,德高望重,但已依附司马氏。
55.国赖长君:国家依靠年长的君主才能稳定。是废黜或不立幼君的常用理由。
56.常道乡公璜:即曹璜,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被司马昭选中继位。
57.曹奂:曹魏最后一位皇帝,原名曹璜,即位后改名曹奂,字景明。
58.景元:曹奂的第一个年号(260年-264年)。
59.庶人:平民百姓。以庶人礼安葬是对被废黜或有罪帝王的贬低。
60.瀍(chán)涧之滨:瀍水,洛水的支流,在洛阳城西北。曹髦墓的具体位置有争议,但大致在此区域。
61.后主刘禅:蜀汉皇帝。
62.黄皓:蜀汉后期宦官,把持朝政。
63.刘珵:本书虚构人物,设定为刘禅之女,被伪装成皇子。
64.张贵人:刘禅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