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能彰显陛下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注67】之圣德。”
荀勖亦附和道:“裴公所言极是。自古王者欲成大业,无不网罗英才。陛下如今广开言路,延揽俊杰,正合‘求贤若渴’【注68】之意。”
司马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如此甚好。便依山公所请,拟诏征辟。务使其为朝廷所用。”他顿了顿,又道:“《泰始律》已颁行,然律令之行,贵在周知。传朕旨意,命各州郡加强宣讲,务令官吏百姓,皆知新律之要义,以期‘刑期于无刑’【注69】。”
“臣等遵旨!”众臣齐声应道。
司马晟、曹襄、刘祎三人在旁静静听着,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她们虽不能直接参与这决定国家走向的议论,但身处其中,耳濡目染,亦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成长。
司马晟看着父皇运筹帷幄、众臣恭谨应对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与向往。她暗下决心,定要学好治国安邦之术,将来为父皇分忧,为大晋的江山社稷尽一份力。
曹襄则在思考着律法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嵇康,那个因“非汤武而薄周孔”【注70】而被司马昭【注71】杀害的不羁名士,他的儿子如今却要被征辟入朝,为司马氏效力。这其中的讽刺与无奈,让她感慨万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命运在其中显得何其渺小。
刘祎的心思则更为单纯一些。她看着那些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觉得十分有趣,同时也为山涛能举荐那些“遗才”而感到高兴。在她看来,有才华的人就应该得到任用,不论其出身如何。她偷偷看了看身边的司马晟和曹襄,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三个,虽然现在只是在这里整理书卷,但将来,是不是也能像那些大臣一样,为国家做些事情呢?她这样想着,脸上不由露出了憧憬的笑容。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个少女的身上,也洒在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书卷之上。洛阳宫苑之内,新的律法正在推行,新的人才正在被发掘,一个庞大帝国的内政机器,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而在这权力的中心,三个同样年仅十三,却背负着不同过往与秘密的少女,她们的命运,也正与这个时代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她们之间的情谊与懵懂的爱恋,亦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悄然生长,等待着未来的考验与绽放。
脚注:
1.泰始四年 (Tài Shǐ sì nián): 公元268年。泰始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265年-274年)。
2.交趾 (Jiāo Zhǐ): 古地名,大致相当于今越南北部。汉朝在此设交趾郡,三国时期属东吴,后被西晋夺取。
3.瘴疠 (Zhàng Lì):**指南方湿热环境中易于流行的恶性传染病。
4.车骑将军 (Chē Qí Jiāng Jūn): 高级武官职位,位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刘俊在《三国志》中有载,为吴末将领。
5.孙皓 (Sūn Hào): 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以残暴奢侈著称。
6.监军 (Jiān Jūn): 监督军队的官员,有监督将帅、参与军务之权。
7.脩则 (Xiū Zé): 吴末将领,《三国志》有载,与刘俊一同攻打交趾。
8.孙休 (Sūn Xiū): 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264年在位),孙权之子,孙皓的叔父。谥号景皇帝。
9.刘禅 (Liú Shàn): 蜀汉后主(223年-263年在位),刘备之子。投降魏国后被封为安乐公,后随魏元帝禅位于晋,封号不变,于洛阳度过余生。
10.汉祚 (Hàn Zuò): 指汉朝的国运、帝位。
11.郁林 (Yù Lín): 古郡名,大致在今广西境内。
12.郁水 (Yù Shuǐ): 即今广西的郁江。
13.水土异也 (Shuǐ Tǔ Yì Yě): 语出《晏子春秋》,指不同地方的环境气候不同。
14.马伏波 (Mǎ Fú Bō): 指东汉名将马援。他曾南征交趾,因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据载其南征时亦曾为当地气候所困。
15.《尚书·禹贡》 (Shàng Shū·Yǔ Gòng):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禹贡》是其中一篇,记载了大禹划分九州、治理山川的情况。
16.厥土黑坟,厥草惟夭,厥木惟乔 (Jué tǔ hēi fén, jué cǎo wéi yāo, jué mù wéi qiáo): 《禹贡》中描述扬州(包括交趾部分地区)的话,意指此地土壤肥沃呈黑色,草木生长茂盛。夭:茂盛。乔:高大。
17.龙编 (Lóng Biān): 交趾郡郡治所在,大致在今越南河内一带。
18.陛下 (Bì Xià): 此处指吴主孙皓。
19.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Jiàng zài wài, 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语出《孙子兵法》,意指将帅在前线作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行动,不必完全听从君主的遥控指挥。
20.廉颇、蔺相如 (Lián Pō, Lìn Xiāng Rú):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名相。
21.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指廉颇向蔺相如认错道歉的典故,比喻主动认错,请求责罚。
22.小郎君 (Xiǎo Láng Jūn): 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带有一定的客气或长辈对晚辈的意味。此处符合她们伪装的身份。
23.舆图 (Yú Tú): 地图。
24.裨将 (Pí Jiàng): 副将,地位低于主将的将领。
25.杨稷 (Yáng Jì): 西晋将领,时任交趾太守,成功抵御了吴军的进攻。
26.毛炅 (Máo Jiǒng): 西晋将领,杨稷部下,以勇猛闻名,在交趾保卫战中立有大功。
27.交州 (Jiāo Zhōu): 汉晋时期的一级行政区,管辖范围包括今两广部分地区及越南中北部。交趾郡是交州下辖的一个郡。
28.小子 (Xiǎo Zǐ): 古代男子谦称自己,尤其是在长辈或上级面前。
29.有志不在年高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意指有志气、有作为不在于年纪大小。
30.司马炎 (Sī Mǎ Yán): 西晋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即晋武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
31.受禅 (Shòu Shàn): 指通过前朝皇帝禅让而获得帝位。司马炎接受魏元帝曹奂禅让而建立晋朝。
32.劝课农桑 (Quàn Kè Nóng Sāng): 鼓励农业生产和桑蚕养殖,是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
33.太极殿 (Tài Jí Diàn): 魏晋时期洛阳宫城正殿,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大典的主要场所。西堂是太极殿的偏殿之一。
34.兽金炭 (Shòu Jīn Tàn): 可能指形状如兽、燃烧时有香气或呈金色的优质木炭,为宫廷贵族所用。
35.中书监 (Zhōng Shū Jiān): 官名,中书省长官,掌管机要、草拟诏令等,是皇帝的近臣。
36.荀勖 (Xún Xù): 西晋初年重臣,官至中书监、尚书令等,深得司马炎信任。亦是著名音律学家、目录学家。
37.侍中 (Shì Zhōng): 官名,皇帝的近臣,可以出入宫禁,顾问应对,权力颇重。
38.裴秀 (Péi Xiù): 西晋初年重臣、地图学家。官至司空。主持制定《泰始律》,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制图六体”。
39.河东公主 (Hé Dōng Gōng Zhǔ): 历史上司马炎确实有女儿被封为河东公主,但其生卒年和具体事迹不详。此处借用封号。
40.曹髦 (Cáo Máo): 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260年在位),即高贵乡公。试图讨伐权臣司马昭,兵败被杀。
41.刘康 (Liú Kāng): 汉献帝刘协之孙,承袭山阳公爵位。为汉朝在魏晋时期的象征性延续。
42.《汉律》 (Hàn Lǜ): 指汉朝的法律,以萧何所订《九章律》为基础,后经叔孙通、张汤、赵禹等人增补修订。
43.《泰始律》 (Tài Shǐ Lǜ): 西晋泰始年间颁布的法典,由贾充、杜预、裴秀等人主持编纂,在中国法制史上有重要地位。
44.屯田 (Tún Tián): 古代利用士兵或组织农民在边境或荒地垦殖,以解决军粮供应或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制度。
45.魏律 (Wèi Lǜ): 指曹魏时期的法律,在汉律基础上有所修订。
46.宽仁 (Kuān Rén): 指法律或政策宽大仁厚。
47.除其苛秽,存其清约 (Chú qí kē huì, cún qí qīng yuē): 这是对《泰始律》特点的评价,意指删除了汉魏律中过于严苛繁琐的部分,保留了简约清晰的条文。
48.裴、贾 (Péi, Jiǎ): 指参与《泰始律》编纂的主要大臣裴秀和贾充(时任车骑将军,后升任司空)。
49.《尚书》 (Shàng Shū): 同注15。
50.明德慎罚 (Míng Dé Shèn Fá): 语出《尚书·康诰》,意指彰明德教,谨慎使用刑罚。是儒家重要的政治思想。
51.父皇 (Fù Huáng): 皇帝的子女对皇帝的称呼。
52.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Fǎ Lìng Zī Zhāng, Dào Zéi Duō Yǒu): 语出《老子》,意指法令越是繁苛严密,犯法作乱的人反而越多。此处司马晟反用其意,担忧法律过于宽简可能导致执行不力。
53.世家大族 (Shì Jiā Dà Zú): 指世代为官、拥有强大政治经济势力的门阀士族。魏晋时期门阀势力强大,对皇权构成一定制约。
54.吏部 (Lì Bù): 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宜。
55.尚书 (Shàng Shū): 官名,秦汉时为少府属官,魏晋以后成为尚书省各“曹”(后演变为“部”)的长官。吏部尚书即吏部长官。
56.山涛 (Shān Tāo): 字巨源,西晋初年名士、重臣,“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吏部尚书、司徒等。以识别人才、荐贤举能著称。
57.遗才 (Yí Cái): 指散落在民间或前朝未被发现、任用的人才。
58.竹林七贤 (Zhú Lín Qī Xián): 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常集于竹林之下,酣歌纵酒,放荡不羁,世谓“竹林七贤”。
59.嵇绍 (Jī Shào): 嵇康之子。后官至侍中,在“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死,以忠孝闻名。
60.阮咸 (Ruǎn Xián): 阮籍之侄,“竹林七贤”之一。精通音律,性情放达。
61.中散大夫 (Zhōng Sàn Dà Fū): 闲散官职,魏晋时名士多担任此职。嵇康曾任此职。
62.嵇康 (Jī Kāng): 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因不满司马氏统治,后被司马昭杀害。
63.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Lóng zhāng fèng zī, tiān zhì zì rán): 形容嵇绍仪表堂堂,气质出众。语出《晋书·嵇绍传》。
64.阮籍 (Ruǎn Jí): 字嗣宗,“竹林七贤”领袖人物,著名诗人。行为放诞,思想深刻。
65.放达 (Fàng Dá): 指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任性而为。
66.山公 (Shān Gōng): 对山涛的尊称。
67.唯才是举 (Wéi Cái Shì J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