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乘月有归人 > 第116章 游山

第116章 游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日无事,祈珺带着流云去看望容婕妤。

在宫里,除了自己的母妃,他最喜欢的便是容娘娘。温柔美丽,对他很包容,不会像其他父皇的妃嫔一样,拿长辈的乔儿说些规训的话。

而容娘娘从来都当他是小孩,时常送些天南海北的新奇玩意儿给他,也乐意耐心听他讲小孩家家的话。

“容娘娘,这些都是我在临安收罗的小玩意,虽不甚名贵,但都是顶好的手艺人做的,又寓意吉祥。您看看喜不喜欢。”祈珺一边笑嘻嘻说着,一边引容婕妤去瞧。

映入眼帘便是一台三尺见方的微景。三面环山中,一片湖水浩渺,当中有一拱形环洞桥置于湖面上,一头连山,一头沿堤,当真是美景。

“这是仿造西湖制的景,这桥便是断桥。”祈珺笑吟吟道,“也叫保佑桥,孩儿祝愿容娘娘长寿安康,顺心如意。”

容婕妤朝他温煦地笑着,又对这盆微景感到好奇,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触摸,“非石非木,到不知是何物所成?”

祈珺道:“这是嵊州的竹编。所用竹子都是嵊州盛产,做山的骨架便是毛竹,做湖面的是水竹,而这断桥则是用青篱竹。”

饶是容婕妤见多识广,听到这是竹编也惊讶极了。听祈珺这番介绍后再去看,只觉其愈发精妙。竹粗者,巧插灵编,竹细处,薄如羽翼。她命宫人将之移到窗下,阳光微照,那西湖湖面仿佛起了波光粼粼的涟漪。再细细瞧去,古朴淡雅的断桥临水处,似乎还有斑驳的苔藓。

“珺儿有心了,我很喜欢。”容婕妤慈祥地笑着。

“嘿嘿,您喜欢就好。”祈珺兴高采烈。

他又一一介绍了其他几样从越国带回来的雅扇、吴绫、铜镜等物,两人相谈甚欢,而后落座。

容婕妤让人奉了新茶,祈珺正感口干舌燥,便又讨要了玫瑰蜜露解渴。流云上前服侍,将他饮过的杯子撤下。

“这丫头做事手脚伶俐,看上去也是个沉稳的,当真是个好人儿。”容婕妤瞧着流云,忍不住赞道。

“是从前跟着沅沅的人。我身边的人大多都折损在汉水了,像她这样忠心可靠的不多见。”祈珺呷了口茶道。

容婕妤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抬眼去看他,见他神色如常,便也没说安慰之语。“你年纪小,要培养自己的人也有的是时间。”

她放下茶杯,看着流云,“丫头得空便来我这里吧,与我说说越国风土。”

祈珺大喜,“多谢容娘娘。”

流云得了示意也当即跪下,“奴婢谢婕妤娘娘不吝赐教。”

容婕妤挥挥手,流云站起来到祈珺身后待着。

“对了,容娘娘,还有一样东西请你替我瞧瞧。”祈珺示意,流云立即将一只锦盒交到他手里。

“这是越国皇后送给南平郡主的,一只簪子。不甚华丽,但造型古朴而别致,是我在上京没瞧见过的技艺,不知您有没有见过。”

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盒子,将里面的玉斧花簪子取出来,递给容婕妤。

容婕妤接过来拿在手里仔仔细细瞧,轻笑一声,“是江南的镂空雕艺,原本用于园林上,没想到这小小的簪子也用上了。也无甚特别,不过是这样式不大常见罢了。”

“哦,原来如此。想必这也是江南才有的花,我在上京没见过。”祈珺小心觑着容婕妤脸色。

容婕妤点点头,“别说你了,我都没见过。或许是岭南一带的吧,那里湿热多虫蝥,不是中原地带常见的,有这种样子奇特的花也说不定。”

“哦。”祈珺似懂非懂。

容婕妤将簪子还给他,“说到南平。听闻她在越国不止得了这一支簪子,越国皇帝和太后都赏了名贵的发簪。”

祈珺歪了歪嘴角,“的确,用的都是极品的宝石,越国皇帝和太后连支发饰都要争一争。”

容婕妤捂嘴笑了一会儿,“不过南平那般好的样貌,再好的宝石都配得上。”

祈珺又道:“连母后都赏下了华贵的多宝珍珠金项链。那日我去郡主府,叫南平特意拿与我长长眼。啧啧,真是叫五光十色流光溢彩,让人舍不得挪开眼睛。我若是个女子,定当从她手里抢了去。”

“南平,皇后,”容婕妤想到从前那个美人,沉吟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容婕妤抬起头道,“你知道吧,皇后打算过几日在宫中设宴。”

祈珺点点头,脸上浮现冷嘲之色,“不知二哥和太子哥哥会不会来。”

容婕妤轻声叹气,“皇后也是执行陛下的旨意,他们自然是要来的。”

祈珺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容婕妤也不劝,只别开了话头,“其他也罢了,只一句须得提醒你知。”

祈珺认真听着。

“陛下不喜风头太盛,即便南平有救你之功又有皇后抬举,可在宫中,还是低调为上。”

*

春日气候反复无常,意兰不慎感染风寒。

最终踏青只有阿璃和白萱同行。

地方是白萱挑的,是郊外一处山头。此山名为金鳌山,因其山体盘郁蹲耸若鳌矫首而得名。非上京城游览胜地,日常游人并不多,还算清幽。

山上有一座古寺,名为金鳌寺,约莫五百年前修建而成。香火虽不及其他寺庙旺盛,但因其有“独占鳌头”之彩头,倒也吸引学子们前来烧香祈福。

阿璃和白萱起了个大早,带着明枝、归月、丁松等人,由熟知地形的小涟带路,去往金鳌山踏青。山势并不起伏蜿蜒,几人走走停停倒也不算累。

到了山顶金鳌寺,门口早有僧人等候。

“几位施主,贫僧有礼了。”僧人双手合十,低吟佛号,朝他们见礼。

几人随之还礼。

阿璃定睛一看,竟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白萱亦是双手合十,朝着僧人道:“辛苦法元大师等候。”

法元道:“白施主所托之事,贫僧以准备妥当,还请入寺相看。”说完,便做了个请的手势,在前方带路。

阿璃一边跟着走,一边回忆才想起,原来此前去客栈接白萱之时,这位法元大师也来了的,两人言语间是有嘱托之事。难怪说踏青,白萱就选择了这里。

她并没有将疑惑问出口,而是跟着他们走,去正殿供奉的文殊菩萨处虔诚拜了拜,再跟着出来。

跟其他寺庙比起来,金鳌寺虽也供奉菩萨和金刚,但佛教意味并不浓。即便是大雄宝殿、观音殿、药王殿、地藏殿等等建筑,也有许多书香文化之气。阿璃随意瞧瞧,发现寺庙后头倒是比前面热闹得多。

“后面有一口井,大家叫它状元井。传说用状元井的井水研磨写字,便可以中状元。”小涟笑嘻嘻为众人介绍。

明枝闻言笑笑,“怪不得后头那么多年轻后生,看来都是想当状元的。”

小涟一蹦一跳跑到她身边亲亲热热挽住她,“状元少之又少,他们当中也有已经入翰林院的俊才。反正能来这里祈福的大多都是求上进的年轻公子,是有学问的人。”

她朝明枝眨眨眼,“要不我陪姐姐去相看一番,招个俊俏书生为夫君。”

众人皆笑起来。明枝红着脸反手就去打她,“小蹄子愈发滑头了,怎么不说是给你相看呢?”

小涟身形灵巧躲开,“我比姐姐小,孔融让梨就该让姐姐先选。”

明枝嗔笑道:“你这丫头,在临安初见时,还以为是个性子沉静不多话的孩子。谁曾想如今大了愈发活泼了,果然女大十八变。”

阿璃闻言笑了笑,想起小涟的身世和如今的境遇,心里不由得为她高兴。

“来时我瞧这漫山遍野的芸薹开得不错,黄澄澄的一片片。现在我们在山顶,想必风景更为别致。不如去寻个赏景的地方好好欣赏这些芸薹。”阿璃提议道。

众人皆附议。

白萱却轻轻拉住阿璃,“姐姐且慢。今日来此处,我还要带你去看看一个地方。”

阿璃见她说得神秘,不明所以。于是便让众人自行去赏景,约定午饭前汇合。她跟着白萱往寺里走去。

法元大师带着二人来到寺后僻静处,做了个请的手势,“白施主所托之事,便在此处。”

这是一处小院落,清幽不易被扰,收拾得十分干净。白萱拉着阿璃来到正中的房子,轻轻推开房门。

里面的梵香飘散出来,阿璃这才看清这是一处祠堂,正中案桌上摆的都是牌位。

她走进去再仔细一看,牌位上端端正正写着姓氏,柳氏。

这是她家的祠堂,里面的牌位都是柳家先祖。

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阿璃心绪万千,此刻都化作了对家人的思念。

无论她身在何地,无论她身份是什么,她始终都是柳家的女儿。

阿璃擦擦眼泪,感激地看着白萱,想说些感谢的话,却哽咽在喉说不出来。

白萱会意拍拍她的肩头,“我知道姐姐心里记挂着这件事,只是府中人多口杂不方便。金鳌寺地处僻静,来的大多是学子,这里不易被打扰,也是个好地方。”

“好,好,谢谢……”阿璃泣不成声。

片刻,阿璃平静下来,从供桌上取了三支香点上,虔诚跪拜。

“法元大师会替我们看顾此处,姐姐可以放心。”白萱道。

出了祠堂,白萱又引着她来到旁边的房子,门推开,里面也是祠堂。

骆家的。

“临安出发前夜,皇后娘娘都告诉了我。”白萱道。

阿璃默然,她想起了姑姑和秀秀。太后不许她们通信,她是从明枝那里得到的情况,说她们已到大理,有刘轩照拂,还算安好。

给骆家上完香出来,阿璃抬头望天,觉得心里一片清明。

“多谢你。”她真挚道。

白萱笑道:“姐姐对我如此照顾,能为您做些事是我应该的。”

两人相视一笑,携手离开。

出了金鳌寺的门,便看见丁松在寺门口候着。

“丁大哥怎么不去看看风景?”阿璃笑道。

丁松笑呵呵,“这里的风景初看新鲜,看多了都一样。”

“其他人呢?”

丁松指了指旁边,“明枝要做花篮,可芸薹是附近农人种的庄稼不可轻易摘采。她们便去山里寻野花去了。”

“那我们也去看看吧,反正也是出来玩。”白萱笑道。

三人便朝着山里缓缓而去。

金鳌山虽非上京城的名山,但景色别有风味。此山居住的农户多,家家开垦了地种植农作物。此时是芸薹盛开的季节,站在山顶往四周看,大片大片的明黄层层叠叠。

明枝她们边采边编,走得并不远,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小涟要去采些兰花,叫我们在这里等。”归月指了指小涟去的方向。

阿璃笑道,“这丫头皮得很。你们在此处歇一歇吧,我去看看她采得如何了。”

说完,她便朝着归月所指的方向而去。

小涟采兰花的地方并不远,顺着小路,阿璃很快就看见了她的身影。

“兰花采得如何啦?”阿璃笑吟吟道。

小涟听见她的声音,惊喜回头,扬了扬手中的篮子,“采了很多,还有鸢尾。叫明枝姐姐教我多编几个花篮。”

阿璃见小路难行,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外面等她采完,“你且小心点,注意脚下。”

小涟又摘了许多野花,这才返身折回。

“姐姐,你看我摘的花好不好看,”还未走到阿璃身边,小涟就忍不住炫耀,却没注意脚下一滑,“哎哟……”

阿璃连忙几步跨过去扶她,“没伤着吧?”

小涟道:“没事,没……”忽而她住嘴不语。

阿璃觉得奇怪,抬头去看,却看见小涟一脸惊恐看着她的身后,嗫声道:“大,大殿下……”

阿璃浑身一震,转过身去,看见方才的小路上有一人,负手站立,正眯着眼看她们。她心里震骇,这人肯定是一直跟在她身后的,可她竟然没有半分察觉。在她去扶小涟的时候,他便凭空出现了。

“山里小路曲折,南平当心受伤。”大皇子祈瑭淡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