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七零空间养娃改嫁前世恋人 > 第8章 做美食

第8章 做美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空微微泛亮,苏晚在生物钟的轻唤下悠然转醒。

指尖触到枕边的手表,冰凉的金属表面显示着七点零五分。

这是穿越以来第三次能一觉睡到天亮了。

她摩挲着表盘上细密的纹路,唇边漾起一抹浅笑。

或许是因为这具身体太过虚弱,又或许是远离了现代社会的喧嚣,这样深沉的睡眠竟成了意外的馈赠。

晨光透过窗纸的缝隙,在她舒展的眉宇间跳跃。

充足的睡眠让她的双颊泛起久违的血色,连眼下的青影都淡了几分。

伸懒腰时,骨骼发出轻微的脆响。

苏晚望着窗棂间漏进来的金色光束,突然觉得指尖都跃动着活力。

三个孩子还沉浸在梦乡里,安安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蝶翼般的阴影,大娃的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涡,二娃则把被子踢开了一角。

她像只灵巧的猫儿般轻巧起身,赤足踩在还带着余温的炕沿上。

厨房里缺的物什在脑海中列成清单,但在此之前,那些经年累月的油垢必须好好清理一番。

苏晚挽起袖口,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

她向来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既然醒了,便不会在床上多耽搁一刻。

晨风拂过院里的老槐树,沙沙的声响像是为新的一天奏响序曲。

苏晚深吸一口带着柴火气息的空气,忽然觉得连指尖都跃跃欲试地发烫。

她转身闪入三楼空间,温热的水流轻柔地拂过面颊,洗去一夜的倦意。

一杯醇香的牛奶配上金黄松软的面包,简单的早餐却让她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回到厨房时,晨光正好透过窗棂斜斜地洒进来,在泥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晚利落地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决定从最难清理的灶台开始。

锅底的陈年油垢在滚烫的热水中渐渐软化,她用丝瓜瓤用力擦洗,黑褐色的污水顺着灶沿蜿蜒流下,在泥地上汇成一道道细小的溪流。

碗筷在碱水中咕嘟咕嘟地煮着,蒸腾的热气中,竹匾上晾着的碗碟渐渐泛出洁净的光泽。

她跪在地上,用竹片一点点剔除地板缝隙里经年累月的污渍。

橱柜的每一寸木板都被她刷得发白,连最隐蔽的角落都不放过。

直起酸痛的腰背时,额头的汗水已经浸湿了鬓角的碎发。

焕然一新的厨房在晨光中闪闪发亮,锅碗瓢盆整齐地排列着,散发着淡淡的皂角香气。

一股久违的满足感涌上心头,苏晚突然意识到,这里,将是她的家。

这个认知让她鼻尖微微发酸,喉头不自觉地发紧。

童年时那个渴望有个温暖家的梦想,在现实的打磨下早已被深埋心底。

没想到,竟会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以这样意外的方式实现。

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开始往厨房添置物件:铮亮的新菜刀在案板上闪着寒光,素白的瓷碗摞成整齐的一叠,厚重的铁锅挂在灶台边随时待命。

两个大肚陶缸里装满了雪白的大米和面粉,木盖子严严实实地压着,隔绝了潮湿的空气。

橱柜里,油盐酱醋各归其位,装着香料的陶罐被仔细地上了锁。

这些在当下可都是金贵物什,得防着老鼠也防着不速之客。

阳光透过窗棂,在崭新的厨具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苏晚轻轻抚过光洁的灶台,指尖感受着木头温润的纹理,仿佛触摸到了“家”最真实的温度。

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正在她手中一点点变得具体而温暖。

就在厨房收拾得差不多时,屋里传来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呼唤声。

“娘~”

“娘亲~”

稚嫩的嗓音穿过晨光,让这个崭新的家顿时鲜活起来。

苏晚擦了擦手上的水渍,三步并作两步穿过院子。

推开房门,只见三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正从被窝里探出来,睡眼惺忪地望着她。

“娘——”三声奶呼呼的呼唤像清晨的鸟鸣般此起彼伏。

“先解手。”苏晚利落地拎起尿盆,三个孩子已经自觉地排成一列。

这个细节让她不禁感慨原主教子有方,三个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从不尿床,着实省心不少。

她从衣柜里取出崭新的保暖内衣,柔软的棉质面料在晨光中泛着细腻的光泽。

三个小家伙立刻兴奋起来,你摸摸我的袖子,我扯扯你的衣角,叽叽喳喳像一窝欢快的小麻雀。

安安还把自己的小脸埋在新衣服里蹭了蹭,发出满足的叹息。

给大娃系扣子时,苏晚突然蹲下身,与他平视:“大娃,记住,咱们穿新衣、吃肉、吃白米饭的事,谁问都不能说。”

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要是有人问,就说吃的是红薯杂粮糊糊,懂吗?”

五岁的大娃眨了眨眼睛,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

他抿了抿嘴,小脸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像个正在接受重要任务的小战士。

“娘,我记住了。”他挺起胸膛,声音虽稚嫩却坚定,“就说天天吃红薯糊糊。我会管好弟弟妹妹的。”

苏晚心头一暖,忍不住揉了揉他细软的发顶。

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答应的事从不会出错。

至于三岁的二娃和安安,话都说不利索,反倒不用太担心。

“咱们大娃真是个好哥哥。”苏晚在他额头亲了一下,小家伙立刻红了耳朵,却掩饰不住嘴角上扬的弧度。

晨光正好,苏晚领着三个孩子来到院子里。她往搪瓷盆里兑好温水,又取出崭新的牙刷,蹲下身示范:“来,跟着娘学!”

大娃学得最快,小手握着牙刷,有模有样地上下刷动,时不时还学着苏晚的样子漱口。

二娃刷着刷着就玩起了泡泡,弄得满嘴白沫,还故意冲着安安做鬼脸。

安安最认真,小眉头皱得紧紧的,粉嫩的腮帮子一鼓一鼓,生怕漏掉哪颗牙。

洗漱完毕,三个小脸红扑扑的孩子排着队回到屋里。

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们湿漉漉的发梢上跳跃,映出一圈圈细碎的光晕。

苏晚望着三个干干净净的小家伙,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满足感。

苏晚端出从空间取出的疙瘩汤,热气氤氲间,浓郁的香气立刻充满了整个屋子。

大娃像个小大人似的,仔细帮弟弟妹妹摆好木勺,还不忘叮嘱:“二娃别碰碗边,烫!”

二娃已经迫不及待地扒着碗沿,小鼻子一耸一耸地嗅着香气。

安安则端端正正地跪坐在炕沿,小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眼巴巴地望着娘亲。

忙活了一个早上收拾厨房,苏晚累得连胳膊都发酸。

她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给每人盛上满满一大碗疙瘩汤。

乳白色的汤面上浮着翠绿的葱花,面疙瘩在汤里若隐若现。

孩子们捧着碗“呼噜呼噜”喝得欢,热腾腾的汤水下肚,小脸很快泛起红晕,连鼻尖都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去院子里玩会儿吧。”苏晚细心地给孩子们整了整棉袄领子,又挨个系紧棉帽的带子。

如今穿得厚实,倒不必总拘在屋里受冻。

她蹲下身,轻轻按住大娃的肩膀:“你是哥哥,要看好弟弟妹妹。”

大娃立刻挺直腰板,像接受重要任务般重重地点头,小手紧紧牵着蹦蹦跳跳的二娃。

安安则乖巧地拽着哥哥的衣角,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

望着三个小身影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嬉戏,苏晚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大娃正一本正经地教弟弟堆雪人,安安蹲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给雪人插上树枝当手臂。

这样温馨的画面,让她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转身回到厨房,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原本油腻腻的灶台已焕然一新,碗筷整齐地码放在重新刷洗过的橱柜里,连那些经年累月积攒的烟火气都被彻底清扫一空。

苏晚站在厨房中央,突然觉得指尖发痒——这样干净的厨房,不蒸锅馒头实在可惜。

在北方,暄软的白馒头可是家家户户的主食,既能饱腹又耐存放。

她闪身进了三楼空间,现代化的厨房设备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有了这些工具的帮助,原本需要揉得手臂发酸的面食制作,如今倒成了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苏晚轻哼着不知名的小调,在和面机里倒入雪白的面粉。

鸡蛋在碗沿轻轻一磕,金黄的蛋液便滑入面粉中。

她想了想,又倒入温热的牛奶,她要做香甜的牛奶馒头。

另一份面团则加入红糖,准备做成孩子们爱吃的红糖包子。

两种面团在机器中欢快地旋转,很快就变得光滑细腻。

趁着面团发酵的工夫,苏晚从腌菜缸里捞出几颗酸菜。

清水冲洗时,冰凉的井水让她打了个激灵。

菜刀在砧板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转眼间酸菜就变成了细丝。

蒜末在猪油里爆香的瞬间,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最后淋上的一勺芝麻油,更是让这道小菜增色不少。

她将炒好的咸菜装进玻璃罐时,突然想起前世的自己。

那个独来独往的苏晚,常常用一碗泡面打发一餐。

即便会做一手好菜,也总是提不起兴致。

如今看着三个孩子期待的眼神,连揉面这样的琐事都变得充满意义。

发酵好的面团蓬松柔软,手指按下去会留下一个可爱的小坑。

苏晚将面团分成均匀的小剂子,动作娴熟地揉成圆滚滚的馒头。

红糖馅的包子则被她捏出漂亮的花褶,整齐地排在蒸笼里。

蒸汽升腾间,她仿佛已经看到孩子们惊喜的笑脸。

原来不是不爱做饭,只是缺少一个为之洗手作羹汤的理由。

现在的她,终于找到了这个理由。

苏晚一边哼着轻快的小调,一边将发酵好的牛奶面团取出。

面团在案板上发出“噗”的轻响,像一团柔软的云朵。

她熟练地将面团揉搓成长条,手中的菜刀在案板上敲出清脆的“哒哒”声,转眼间就切出了一排小巧玲珑的馒头坯,每个都圆润可爱得像胖娃娃的脸蛋。

考虑到家里都是小孩子和她这个胃口不大的,她特意将馒头做得比常规尺寸小一圈,刚好够孩子们一手握住。

切好的馒头坯被整齐地码放在蒸笼里,盖上湿润的棉布进行二次发酵。

面团在温暖的环境中慢慢膨胀,散发出淡淡的奶香。

她翻出家里积灰的蒸笼,指尖抚过那些细密的竹篾纹路。

这些都是张建业生前亲手编织的,原本打算赶集时售卖补贴家用。

如今十几个蒸笼被洗刷得干干净净,在灶台边排成一列,竹篾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等待着承载香喷喷的馒头。

“这次多做些,能管好些日子。”苏晚盘算着,手上的动作越发利落。

按照北方的年俗,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馒头包子,寓意来年蒸蒸日上。

虽然离春节还有些时日,但提前准备总是好的。

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苗立刻欢快地跳动起来。

蒸锅里的水开始翻滚,白色的水汽袅袅升起,在窗玻璃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

苏晚将蒸笼一层层架好,麦香很快弥漫了整个厨房,与晨光交织在一起。

这热气腾腾的景象,让她恍惚间有种过年的喜庆感,连呼吸都变得温暖起来。

苏晚手上沾着面粉,开始包红糖包子。

她将红糖面团分成均匀的小剂子,掌心轻轻一压就变成圆润的面皮。

舀一勺红糖馅料放进去,手指灵活地捏出十八个褶子,像给包子系上了一条精致的裙边。

圆滚滚的包子坯整齐地排在蒸笼里,像一队胖乎乎的小士兵,正在等待检阅。

这边红糖包子二次发酵着,那边牛奶馒头已经可以上锅蒸了。

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映红了苏晚专注的侧脸。

她盯着手表掐准时间,时不时调整火候。

十五分钟后,她利落地撤掉柴火,却并不急着开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