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玥说过,她是独生子女,家里就她一个孩子。
而冯瑄,应该也算。
他们中,一个人不可能拥有亲哥哥,而另一个人,也不可能拥有亲妹妹。
冯瑄觉得,他的亲生父母没有几率为他生出这么可爱的妹妹。但老天爷,却可以给他送来无比美好的冯玥。
她从开始到现在都把他当作亲哥哥般看待,那么,他也应当如此。
冯玥就是他的妹妹,一个缄之于心而不用宣之于口的妹妹。
但临近高考的那封信里,冯玥却对他说出了一些不应该对亲哥哥说出的话。
她说,她喜欢他。
不是恶作剧的那种喜欢,写信的时候是在五月的情人节,而非四月的愚人节。
看到表白的那一刻,冯瑄是错愕的。
他不懂小女孩的心思,不知道这是否是她情窦初开的一时冲动。
可年长的是他,他大冯玥那么多,无论如何,他不该冲动。何况,还是在只剩几天就要高考的时候。
冯瑄措辞良久,下笔谨慎。
有关感情方面的内容,他一个字也不敢提到。只是简单地把自己近期的生活变动告知于她,一起传递的还有两人未来通讯方式的变更。
下个月入职MegaTech总部已成定局,冯瑄不确定短期内能否成功操作调回国内分部,他不能给了她希望,最后又让她失望。
两人通讯多年,冯瑄第一次去计算从海陵到兰陵的投递时长,因为他要确保这封回信不能在冯玥高考结束前收到。
六月中旬,冯瑄出席了自己的研究生毕业典礼。
国内社会关系里的各类散伙饭,可参加可不参加的,冯瑄都参加了。这类饭局,陆续到六月下旬亦已全部结束。
然后他一直在给自己的机票改签,先是从中旬改到下旬,然后从六月改到七月。最后一次改签是把起飞时间放到七月的倒数第二周,冯瑄的入职时间已经没办法拖延得更晚。
他原本以为,他的邮箱会在冯玥考完最后一门的晚上就能收到她的邮件。这些年来,他们第一次可以相对即时地进行通讯。以玥玥的性子,怕不是获得自由的那一刻就会和他联系。
但是没有。
一整晚冯瑄的邮箱收到过三四封邮件,但没有一位寄件人是冯玥。
许是考试发挥得不好,又或是考完想先痛快玩一场。
冯瑄想到了他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于是耐心等待。
六月下旬,兰陵所在的省份是这一年高考放榜的第一批。二十三号一整天,冯瑄都在等她的邮件。
然而,还是没有。
冯玥到底是考得好,还是不好?是冯瑄那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既然高考放了榜,接下来就到了填写志愿,这也是高中生涯的最后一桩大事。
冯瑄决定继续等一段时间,待到小姑娘确认大学录取的时候再走。
这世界,茫茫人海。
他和冯玥之所以能有认识的机会,要感谢小姑娘的妈妈在女儿尚且年幼的时候,就开始为她筹谋以后读大学的路线。
而他一路“看着”她长大。
中考之后,高中生冯玥立即来信和他分享了升读高中的喜悦。那么,高考之后,他也不想错过第一时间向大学生冯玥表达自己的祝贺。
冯瑄确认了邻省的录取结果查询时间,是从七月中旬开始。然而,中旬即将结束,冯玥还是渺无音信。
于是他初步判断,冯玥恐怕是高考失利了。小姑娘心情沉重,不愿意和任何人联系。
以冯瑄现在的阅历来看,即使高考没考好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但冯玥还是个孩子,想必会觉得天都要塌了。
他买了第二天一早去兰陵的车票。
冯瑄之前从没有设定过,他这一生什么时候会和冯玥见面,会不会和她见面。
只是这一刻他很想见她,那就去见。
他有冯玥家里的地址。
出了兰陵高铁站,排队上了辆出租车,报出那个无比熟悉的地名后,冯瑄闭上眼休憩,任由司机握着方向盘,迅疾行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到了地方后,他才发现冯玥家所在的小区很大,是一个同时容纳高层商品房和低层小洋房的综合住宅区。
冯瑄无心欣赏小区里的园林景致,只快速行走,找到对应的楼栋号。
这栋楼有人正在搬家。
住户刚好也在他要去的单元,省去了他需要楼下摁门铃的麻烦。更巧的是,出了电梯,搬运的师傅和冯瑄去的是同一户人家。
301的门大开着,外面站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立马迎上来和搬家公司的师傅对接。
冯瑄站在一旁,思索当前的状况。
说话的这对男女过于年轻,不大可能是冯玥的父母。
很快,有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从屋里出来找妈妈,更是印证了他的猜想。
冯玥难道搬家了?
小洋房是一梯两户的建造规格。301的女主人看冯瑄站在自家门厅外面未动,不确定他是不是尚未见过面的302的邻居,于是开口询问。
“你是?”
“你好,请问你们是刚搬来301吗?”
“呃,对,我们上个月中刚买的这房子。因为里面保养得挺好的,而且也赶着让小孩开学前适应,干脆今天就搬进来住了。”
也就说,几乎冯玥一高考完,这处房产就被交易了。可是为什么会这么仓促?
在冯瑄的判断里,冯玥的家庭该是兰陵当地的中产,而且是较为稳定的那种。不大有理由会出现现在的这种情况,而且冯玥的最后一封来信里丝毫没有提及即将搬家的事情,也很反常。
“那请问,你们知道原房主他们一家搬去哪里了吗?”
“啊?”
这问题倒是难住了她。
他们家之前委托了中介买房,所以整个过程就没见过这房子原来的主人,只在最后房产局办手续的时候,和对方匆匆打了个照面而已。
她回忆了下上个月的一面之缘。女人的个子挺高,气质也很好,听中介提过一嘴,好像是在教育局上班。
“这还真不知道。他们家应该还有其他房产吧。估计是这里的学区好,孩子上学的那几年才会一直住在这边。”
“那你们知道,这户人家的女儿高考考得怎么样吗?”
冯瑄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提问过于冒昧,而且对方大概率依然不知道答案,只是此刻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既然已经跨越几百公里,站在六年间从未变过地址的房子门口,那他总要一试。
几句交谈之后,女人猜出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应该不是隔壁的邻居,但至少跟这家原屋主相识,才会关心家里孩子的考试情况。
她把在客厅整理包裹的自家老公喊了出来,看看他是不是能帮上这年轻人的忙。
“你之前看房子的时候,和那中介小哥接触得多。人家有跟你聊过原房东家的小孩儿吗?据说孩子是今年高考。”
“倒是说过几句,他们家和我们家一样,也是个女儿。今年的确高三没错,那不就是因为孩子高中毕业了才卖房子的吗?这小区二手房源那么少,得亏我们运气好。”
“那姑娘考得咋样,你知道不?”
“这我哪儿知道,你傻了,我们看房那会儿,高考成绩不还没出来呢嘛。但肯定差不了,人姑娘念的是一中啊,一中的学生还愁考不上大学吗?”
年轻夫妇能给他提供的直接线索有限,但信息也不算没有价值,起码他知道了冯玥的高中名字。
向他们致谢之后,冯瑄离开了这个小区,打算去兰陵一中看一看。
下了出租车,站在这所学校的大门外,冯瑄理解了他刚上车报地点时那位司机的惊讶。
原来,冯玥的学校和家之间只隔了一条街而已,即使步行也不会超过十分钟的时间。
七月下旬,正是高中暑假补课的好时候,加上是中午的放学时分,一波又一波的学生或走路或骑车通过大门,从校内涌向校外。
冯瑄就这样逆着人流,走进了冯玥读过三年书的地方。
校园很大。
走过一段林荫道,冯瑄一眼瞧见了那座桥,连着两栋楼。桥身的色彩很鲜艳,和彩虹桥的名字极为相称。
朝着它走去,冯瑄同样感受到了彩虹图像带给人的活力,正如冯玥信中所说那般。
桥下是个不大的人工湖,四周栽种着柳树。
冯瑄路过时在想,冯玥喜欢课间站在树荫下背单词的垂柳,到底是这湖边的哪一棵。
继续朝南走,看到的应该就是高三的文科教学楼,和同年级的理科教学楼,被校园里的一片湖断开,又用一座桥相连。
一年中难得的一小段时光,这座楼空无一人,学生毕业,老师放假。即使只是栋空楼,冯瑄还是有他想去的地方。
他爬了三层楼梯,找到了冯玥的教室。
前后门都锁着,但玻璃窗是透明的。他就那样一个人站在走廊里,安静地看着教室里的第二排。
一排有八个座位,他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张课桌,冯玥没有说。
但她说过,之所以会离讲台这么近,是因为她的同桌特别爱思想开小差兼找同学聊天,班主任为了更好地监督那个外号叫百灵鸟的女学生,就把她的位置固定在了教室前排。
而冯玥不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分开,所以甘愿一起被监督。
离开冯玥的母校时,冯瑄换了林荫道的另一侧步行,所以他看到了张贴着一中光荣榜的橱窗。
虽然光荣榜上的高三学生如今已不在校园,但明显榜单更大的作用是为了激励目前在校的学弟妹们以优秀前辈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争取来年为母校再创佳绩。
橱窗里的红色榜单不止一张,按照类型,有理科状元榜,文科状元榜,全国Top2高校录取榜,还有一张全年级高考排名前50榜。
冯瑄按照由近向远的顺序一一读取。
对他而言,高考早已是陈年旧事,何况两省的卷子皆独立命题,所以眼前看到的这些分数于他并无参考意义,他想确认的只有人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