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一场好戏
看着妫梦离开的背影,太后有那么一刻竟有些恍惚,她隐约在妫梦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可人是会变得,尤其是在这后宫,众多女人争抢一个男人,不变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当年的她变了,如果不变,她就不会坐在这里,被尊称为“太后”了。
青络看着太后发呆,小声笑问:“太后,息夫人没什么问题吧?”
太后冷哼一声:“一只狡猾的小狐狸,哀家想借她的手除去徐夫人,她竟不答应。她对那五个女人一定有些了解,她装的很轻松,其实哀家能看出来,她心里害怕,害怕哀家会揭穿她。从明天起,何云施!你给哀家把息夫人宫盯紧了,一有事,立即汇报。”
何云施急忙答应一声。
青络不解地问:“太后,奴婢没看出有什么不对啊!您怎么会觉得她有问题呢?”
太后冷冷地说:“哀家老糊涂了,真不应该让她去悔过殿,她一开始肯定是打发时间,但后来就是探听虚实了。哀家去到那里,那五个女人不可能不知道,但她们没一个出来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是她们商量好了。”
何云施忙道:“太后,先前的时候,那五个女人天天哭闹,可到后来,她们发现再哭再闹都没人理,她们就安静了,奴一直派人盯着,她们平时就很少出门的。”
太后长叹一声,道:“但愿是我多心了,不过,小心行得万年船,你先派人盯上一个月,要是息夫人没什么动静,那就算了,要是她有什么动静,就别怪哀家不客气。”
“是!”何云施急忙答应着。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早,太后交待青络去见王后,把太后的话说与王后听,太后再三嘱咐,让王后务必要照做。
青络回来后,太后问王后的态度,青络笑道:“回太后,王后虽然内心里极不愿意,但息夫人被关的这几天,您老人家一直不见王后,怕是王后心里也着急了,所以,奴婢跟她说时,她立即就答应了。”
太后点了点头:“对这个没头脑的王后啊,哀家也只能这样了。”
青络又问:“徐夫人和徐世妇那边呢?”
太后冷笑一声:“继续禁足,直到大王回国再说。”
青络点了点头。
两人正说着,膳房内侍来请示,可否用早膳了。太后应允,打发青络去叫息夫人。
吃过早膳,妫梦跟太后刚说了两句,侍者便报王后来了。
太后故意把脸一沉,道:“哀家不想见她,可今日还得用她,让她陪哀家把息夫人送回宫,传她进来吧!”
王后进来给太后施礼请安,妫梦急忙起身行礼。
王后努力挤出一丝笑:“息夫人不必客气,是本宫不好,让息夫人在悔过殿吃了几天苦,为此,太后这几天一面都不见本宫,如今息夫人出来了,本宫心里的石头也就落地了。”
妫梦知道,以王后的心性,断说不出这样的话,一定是太后早就教好了的。
妫梦就坡而下,急忙道:“王后娘娘言重了,是臣妾让太后和王后娘娘费心,臣妾能提早从悔过殿出来,还要感谢太后和王后娘娘呢!”
太后笑着说:“王后啊!这几日哀家不见你,你自己也反省了,这很好。哀家就是想让你们姐妹二人好好相处,共同辅佐大王,把后宫打点好。王后,那些个好滋事的妃嫔,该管就得管。息夫人,有一双灵巧的手,用你这双手啊,做出可口的吃食,能把前朝和后宫很好地连起来呢。”
王后和息夫人皆面带微笑地齐称“诺”。太后又交待了几句,领着王后和宫人,亲自送息夫人回宫。
……
林青这几天没闲着,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去悔过殿看息夫人,初七吃过早饭,他如往常般又到了悔过殿,当值的侍卫告诉他,昨天黄昏时太后便把息夫人接走了。
林青心里“咯噔”了一下,太后说的是初八,怎么提前不声不响地被把人给接走了?他知道太后对王后有偏袒,想到这里,他飞速向太后宫跑去。
到了那里一问,小宫女说太后和王后陪着息夫人回息夫人宫了。林青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便又急急地从太后宫往息夫人宫赶。
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息夫人宫时,一进宫门,吓了一跳。息夫人宫的宫人们都跪在庭院里,太后站在前面,王后和息夫人一左一右,弦夫人和另几个妃嫔站在旁边,个个面带微笑。
太后正在讲话:“哀家近段时间身体不适,不愿出门,又怕寂寞,所以啊,哀家就让息夫人到哀家那儿住了几天。这几天里,我们娘俩无话不谈,息夫人不但手巧,心也灵活,让哀家心里更是喜欢的不得了。今日哀家觉得身体也大好了,就让息夫人回宫吧,再说了,大王也快回国了。这不,哀家便让王后陪着,一起到息夫人宫了!”
众人齐贺太后身体安康,林青也急忙行礼道贺。
太后又看了看下面跪着的人,说:“都起来吧!息夫人宫的宫人都是好样的,这段时日,你们主子陪着哀家,你们宫里井井有条,琉璃和吕品领着众人,不但为后宫准备了可口的鲜桃,还为前朝的大人们也备下了。有好几位大人到哀家那儿大赞息夫人呢!所以啊,今日哀家要重重地嘉赏你们,让后宫的主子随从们,都向息夫人宫学。”
琉璃和吕品又带着大家再次跪下谢恩。
妫梦却有点着急了,她怕太后这样偏袒,引得前朝后宫对息夫人宫有意见,于是急忙上前施礼道:“太后,这些都是臣妾和他们应该做的份内之事,太后若赏他们,岂不是要助长他们的骄傲之心吗?”
太后呵呵一笑,道:“息夫人,他们应该骄傲,因为他们遇上你这么一个好主子,难道不该骄傲吗?息夫人,不必多虑,哀家就是要奖罚分明,那些破坏后宫团结,不思大王和息国的,哀家必重重责罚。一心想着大王和我息国的,哀家就是要好好奖赏。”
众人再次谢恩。
太后和王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又去了桃花宫。
看着桃花宫里一筐筐等待加工的桃子,太后是从内心里高兴了,她看着妫梦,不无赞赏的笑道:“息夫人,你可真是个聪明的女人!哀家是极喜欢桃儿的,可哀家却怕桃上的毛,即便是洗净了,哀家觉得那毛还在,因此啊,每年都是看着想吃,可一吃,心里就打鼓。今年不同了,你们送过去的桃,皮没了,还用糖水煮熟了,盛在碗里,碗放在碎冰上。这可是哀家吃过的最好的桃!”
琉璃急忙笑道:“太后,夫人在我母国时就想着如何让桃树发挥到它的极致,来到息国后,因为有太后的支持,有大王的赞许,夫人才得以放开手脚去做,没想到,这法子还真是不错啊!”
太后笑着点头,看向琉璃,道:“琉璃!哀家也知道你,既是息夫人的宫人,更是她的长辈,哀家听大王说,是你把息夫人养大成人的,你也是个不简单的人哪!”
琉璃急忙行礼:“太后谬赞,夫人天生聪慧,老奴从息夫人身上倒是学了不少啊!”
太后高兴的笑道:“很好很好!你们都看看!以后啊,各宫都应该学息夫人宫。主子大方得体,做事着眼大局;随从呢,一心护着主子。这样的后宫,还会有不好?”
旁边的王后和后面跟着的妃嫔,齐齐喊着“诺”。
太后在桃花宫待了将近一个时辰,看他们如何洗桃,如何给桃子削皮,又如何将去皮的桃切成小块,放进盛水的锅里,加上糖,盖上盖子煮。
这个流程下来,一锅煮熟的桃便出来了,煮熟的桃子先放凉,然后被盛起来放进碎冰里。太后看得两眼放光,心中对妫梦更是惊叹不已,她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年龄如此小的女子,竟有这等心思。
太后还想再待会儿,还是被青络和王后催着走了,天气开始热了,她们怕太后中暑。
太后一离开,息夫人宫的宫人们立即将妫梦围起来,问东问西,个个眼圈泛红。
妫梦笑着说:“瞧你们,不怕弦夫人她们笑话,都多大了,还像小孩子般。太后赏你们了,是不是都高兴坏了?”
吕品一听,知道夫人是不想让外人知道其中缘由,虽然弦夫人善良,但她身边还有别人,所以,息夫人这么一讲,吕品便急忙把话接过去了。
吕品笑道:“众位,夫人这不是回来了吗?夫人陪太后这几天,夫人没得什么,却给我们领来了赏赐,要是想谢夫人啊!那就好好干活!”
众人立即心领神会,笑着散开,继续干活。
弦夫人瞅了个机会,拉着妫梦离开,琉璃和吕品眼看着两位夫人离开,他们待了一会儿也跟着出去了,四人前后去了妫梦在桃花宫的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