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尚文学 > 江山为局伊人弈 > 第1章 淮南惊变储君降世 汉祚零替山阳有后

第1章 淮南惊变储君降世 汉祚零替山阳有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乳母将婴儿抱给刘禅。刘禅接过,借着宫灯的光芒仔细端详。婴儿的眉眼之间,依稀有几分张贵人的影子。

“像你,是个俊俏的孩儿。”刘禅笑道,“朕的皇儿,当有名号。嗯……”他思索片刻,蜀汉久处西南,人心思安,但也需要锐意进取。“《尔雅》有云:‘珵,玉也。’?? 玉者,温润而有光泽。便赐名‘珵’,刘珵。望他将来能如美玉一般,为国之栋梁。”

张贵人低垂着眼帘,轻声道:“谢陛下赐名。”

她的心中,同样隐藏着一个秘密。这被命名为“珵”,被视为“皇子”的婴儿,也是一个女孩。

为何要隐瞒?或许是为了争宠,或许是为了在子嗣众多的后宫中,为自己和这个孩子争取更多的关注和资源。也或许,是在这偏安一隅、国力日衰的蜀汉王朝,一个“皇子”的诞生,更能给那位看似乐天知命、实则内心或许也藏着不安的后主,带来一丝虚幻的慰藉。

刘禅抱着“刘珵”,逗弄了一会儿,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他还要去处理洮西大捷的封赏事宜,姜维的胜利,让他暂时忘却了北伐背后巨大的国力消耗,以及朝中日渐滋生的矛盾。他不会想到,这个小小的“皇子”刘珵,其命运轨迹,将与远在中原、江东的几位同龄“公子”,在不远的将来,奇异地交汇在一起。

成都的欢庆气氛,暂时掩盖了蜀汉内部的隐忧。姜维的胜利,如同夕阳前的回光返照,而新生儿“刘珵”的降临,又将给这末路王朝,带来怎样的未知?

其四

将目光转向江东。

吴国五凤二年(公元255年),对于建业(今南京)的朝廷而言,同样是不平静的一年。年初,魏国淮南爆发内乱,丞相孙峻??(注:时为大将军、丞相)遣将北上,意图接应文钦,并趁机袭取寿春,却无功而返。??

孙峻,字子远,乃孙坚弟孙静之曾孙。自孙权托孤??以来,他先是诛杀托孤大臣诸葛恪??,后又废黜少帝孙亮??的皇后及其家族,权倾朝野,骄横跋扈,甚至随意出入宫禁,与宫人私通,引得朝野侧目,宗室不满。

此时的吴国皇帝,是年仅十三岁的孙亮。而孙权的第六子,琅琊王孙休??,则远在丹阳(今安徽当涂一带)。孙休,字子烈,好文学,有贤名。因受到孙峻的猜忌,他一直谨慎低调,闭门读书,不问政事。

初夏时节,丹阳琅琊王府邸。

府邸并不奢华,但庭院深深,草木葱茏,透着一股清幽雅致的气息。年方二十一岁的孙休,正坐在书房内,临窗阅读一卷《春秋左氏传》??。他面容清秀,气质儒雅,与乃父孙权或兄长孙登??那般英武的形象颇为不同。

窗外蝉鸣阵阵,更显书房的宁静。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这份宁静。侍从匆匆进来禀报:“启禀大王,王妃??……王妃要生了!”

孙休放下书卷,脸上露出一丝关切,快步走向后院。

王妃朱氏??,是朱据??之女,性情温和,与孙休感情甚笃。此刻,产房内传来她隐忍的痛呼声。孙休在房外焦急地踱步,眉头微蹙。

他虽名为亲王,实则处境微妙。孙峻大权在握,对他这个有声望的宗室亲王,时时防范。他只能韬光养晦,寄情于书卷,不露锋芒。如今,即将有子嗣降生,这本是喜事,却也让他心中多了一份莫名的忧虑。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打开,稳婆满脸喜色地出来报喜:“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王妃为大王诞下了一位小王子!”

孙休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好!王妃辛苦了!”

他走进产房,朱氏脸色苍白,额上满是汗水,却带着欣慰的笑容看着他。

“大王……”

“辛苦你了。”孙休坐在榻边,握住她的手。

侍女将包裹好的婴儿抱了过来。孙休接过,小心地抱在怀里。婴儿的哭声已经停歇,睡得正香。

“看,这眉眼,多像大王。”朱氏虚弱地笑道。

孙休仔细看着,婴儿的轮廓确实有几分像自己。他心中涌起一阵暖意。在这压抑的时局下,这个孩子的到来,仿佛一道微光。

“是个男孩,就好。”孙休轻声道。他知道,在这个宗室纷争不断的江东,一个儿子,对他未来的处境,或许能增添一份小小的砝码。

“给他取个名字吧。”朱氏柔声道。

孙休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落到孩子脸上。他想到了当前江东的局势,孙峻专权,朝政昏暗。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带来光明。“《诗经》有云:‘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日出东方,光芒万丈。便唤作‘曜’,孙曜。愿他能如初升的太阳,光彩照人,驱散阴霾。”

“孙曜……”朱氏轻念着这个名字,点了点头,“是个好名字。”

然而,朱氏的眼底深处,同样掠过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她看着孙休抱着“儿子”时那欣慰的神情,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她生下的,也是一个女儿。

只是,在这琅琊王府,在这孙峻虎视眈眈的环境下,一个“王子”的诞生,显然比“王女”更能带来安全感,也更能符合孙休此刻微妙的处境和期盼。朱氏不敢,也不能说出真相。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和遥远的洛阳宫廷、司马府邸、成都皇宫中的女人们,做出同样的选择。

孙休抱着被命名为“曜”的女儿,心中思绪万千。他想到了远在建业的侄儿皇帝孙亮,想到了权倾朝野的孙峻,想到了江东未来的命运。他低头看着怀中安静的婴孩,默默祈祷,希望这个孩子能平安长大,见证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他并不知道,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王子”孙曜,她的命运,早已和黄河两岸、巴蜀盆地的另外几位“同伴”,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江东的这道“微光”,最终将照向何方?

其五

中原北望,黄河之畔,另有一处所在,过着与洛阳、成都、建业截然不同的生活。

这里是山阳郡(今河南焦作一带)。

自曹丕篡汉,汉献帝刘协??被废为山阳公,食邑万户,行汉正朔??,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一应礼仪,皆如汉朝天子。献帝薨后,其子刘冯??继位,不久亦薨,由刘冯之子,即献帝之孙刘康??,继承山阳公爵位。

到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汉室倾颓已三十五年。曾经的煌煌大汉,只剩下这山阳城内一隅之地,作为昔日帝国的象征而存在。

刘康,这位末代皇帝的嫡孙,生活在魏国的严密监视之下。他虽有公爵之尊,食邑万户,却无任何实权,更像是一个被圈养的符号。他的生活,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沉闷。每日里,除了遵循旧汉礼仪,祭祀祖先,便是读书消遣,聊以度日。

这一年,刘康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山阳公府,规模远不能与洛阳宫室相比,却也庄严肃穆,处处残留着旧汉的威仪。府内,刘康的夫人,正在经历生产的痛苦。

刘康在庭院中负手而立,仰望着天空。他年岁不大,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他是汉室的后裔,血液里流淌着高祖、光武的荣光,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汉祚已终,天下三分,曹魏势大,司马氏更是权倾朝野。他这个山阳公,不过是曹魏为了显示宽仁而保留的一个摆设。

“唉……”他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这时,产房那边传来消息,母子平安,生下了一位公子。

刘康精神略振,走进内室。夫人已经梳洗过,气色尚可。婴儿被放在她身边的小榻上。

刘康走过去,低头看着这个新生的孩子。这是他的血脉,是汉献帝的曾孙。看着这弱小的生命,刘康的心情十分复杂。有喜悦,有怜惜,但更多的是一种茫然和悲哀。

生在此时,生在山阳,作为刘氏后裔,这孩子未来的命运,又能如何?是继续在这方寸之地,作为前朝遗迹,了此残生?还是……他不敢再想下去。

“为孩子取个名字吧。”夫人轻声说道。

刘康默然片刻,目光扫过室内悬挂的字画,那是前代留下的墨宝。他想起了祖父献帝一生颠沛流离,受尽屈辱,最终禅位于人。又想起了更久远的先祖。《尚书·洪范》有云:“睿作圣。”?? 又曰:“‘祎’,美好也。”?? 他希望这个孩子能拥有智慧,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哪怕只是平凡的、安稳的美好。

“便叫‘祎’,刘祎吧。”刘康缓缓说道,声音低沉,“单名一个‘祎’字。”

他以为自己得了一个儿子,一个可以继承山阳公爵位,将这汉室最后一缕象征延续下去的儿子。

然而,他同样被蒙在鼓里。

他的夫人,看着丈夫那忧郁而略带期盼的眼神,终究没能说出真相。在这被遗忘的角落,在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爵位传承中,一个“公子”,似乎更能承载那份渺茫的希望。她生下的,是一个女儿。

刘康轻轻抚摸着“刘祎”的额头,眼神复杂。他低声道:“孩子,莫怪父亲。生于此时,身负刘氏之名,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公元255年,乙亥。

在洛阳的深宫与权臣府邸,在成都的皇城,在江东的藩王宅院,在黄河之畔的山阳公府,五个女婴,几乎在同一时期降临人世。她们的身份被刻意隐瞒,以“公子”之名,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曹襄,承载着末路天子匡扶社稷的梦想;司马晟,象征着权臣家族蒸蒸日上的野心;刘珵,是偏安王朝虚假繁荣的点缀;孙曜,是幽居亲王韬光养晦的希望;刘祎,则是零落帝裔血脉延续的证明。

她们的父亲,曹髦、司马炎、刘禅、孙休、刘康,此刻都不知道真相。他们各自在波谲云诡的时代洪流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为权力、为生存、为希望而挣扎、而谋划、而叹息。

淮南的烽烟刚刚散去,洮西的捷报尚在耳边,司马氏的权柄日渐巩固,蜀汉的北伐步履维艰,江东的内耗仍在继续,而旧汉的影子,在山阳默默残存。

历史的车轮,正沿着它既定的轨迹,缓缓向前滚动。而这五个被命运之手悄然连接在一起的“公子”,她们的啼哭,如同投入历史长河的微小涟漪,预示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即将拉开序幕。只是此刻,她们尚在襁褓之中,对未来的一切,一无所知。等待她们的,将是怎样波澜壮阔而又情愫暗生的奇异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寿春反旗:指公元255年(魏正元二年)正月,魏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起兵反对司马师。

2.皇太后:指魏明帝曹叡的皇后郭氏,时为皇太后。毌丘俭、文钦矫诏以郭太后名义起兵。

3.伊尹、霍光:伊尹是商朝初年辅佐成汤、太甲等君主的贤相;霍光是西汉权臣,辅佐汉昭帝、汉宣帝,曾行废立之事。此处檄文意在指责司马师名为辅政,实为篡权。

4.莽、卓:王莽,西汉末年外戚,篡汉建新;董卓,东汉末年权臣,废立皇帝,祸乱朝纲。皆为篡权奸臣的代表。

5.温明故事:温明殿是汉代宫殿名,常作为皇帝寝宫或议政之所。此处典出《汉书·霍光传》,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时,曾召集群臣于温明殿议事。檄文以此暗示司马师欲行废立之事。

6.太极殿东堂:太极殿是魏晋时期洛阳宫城的主殿,皇帝处理朝政的主要场所。东堂为其中一部分。

7.年方十四:曹髦生于公元241年,公元254年即位,时年十四岁(虚岁)。

8.玄色朝服:根据汉魏制度,皇帝在不同场合穿着不同颜色和规制的服装。玄色(黑色)是汉魏时期常用的庄重礼服颜色之一。

9.傅嘏(gǔ):字兰石,曹魏后期重臣,时任尚书仆射,较为正直,但亦依附司马氏。

10.钟会:字士季,曹魏后期重要谋士,深得司马师、司马昭信任,参与平定毌丘俭之乱。

11.大将军:指司马师。他当时的官职是“大将军录尚书事”,总揽军政大权。

12.抱恙:指司马师当时患有眼疾(可能是眼瘤)。

13.诸葛诞:字公休,曹魏重要将领,诸葛亮族弟。此时为镇东将军,参与平定毌丘俭之乱,后亦于寿春起兵反司马昭。

14.胡遵:字孔武,曹魏将领,曾参与对吴作战,此次随司马师平叛。

15.王肃:字子雍,经学大家,曹魏重臣,司马师岳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